逝者家屬們帶著裝著骨灰降解壇的花籃前往海葬海域。逝者家屬們帶著裝著骨灰降解壇的花籃前往海葬海域。

  齊魯晚報4月2日訊(記者 徐艷 劉濤) 4月2日上午,日照市殯葬管理處舉辦了第二屆骨灰撒海活動,這也是日照海域內舉行的首次骨灰撒海儀式。當天共有16位逝者的骨灰撒海,這些逝者中有5名是日照人,其他的則來自河南、西安、吉林等地。

  “我們前期在網上發布了一個骨灰撒海活動的倡議,這些外地的逝者也是在看到倡議之后主動打電話來報的名。”日照市殯葬管理處工作人員說,去年的骨灰撒海活動只有2位逝者參加,而今年實際參加者增長到了16位,從數量上也能看出,市民對生態葬法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

  4月2日上午8點40分,在日照市殯葬管理處,這里的工作人員正在對已放入骨灰降解壇的花籃進行插花裝扮。據悉,這也是今年海祭活動跟去年不一樣的地方。“去年骨灰降解壇都是由逝者家屬孤零零抱著,用裝扮鮮花的花籃裝著不僅方便家屬攜帶,更代表著我們對逝者的敬意。”該工作人員說。

  上午10點,在日照市殯儀館告別大廳進行完公祭儀式后,逝者的家屬們帶著裝著骨灰降解壇的花籃來到綠洲南路的世界帆船基地南岸碼頭,并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有序登船。

逝者家屬將逝者骨灰葬入大海。逝者家屬將逝者骨灰葬入大海。

  “父母在生前就商量好他們百年之后要選擇骨灰撒海的方式‘魂歸大海’,2003年父親去世后,因那時還沒有這種集中的海葬形式,我們單獨乘船將父親的骨灰撒向了這片他熱愛的大海。今年我是帶著母親的骨灰來參加這次海葬活動,滿足她逝后海葬的愿望。”日照市民傅先生說。

  上午11點,船只到達指定撒海區域。在工作人員指引下,家屬在船邊,通過繩子將降解罐緩緩放入海中,并向大海拋撒花瓣。很快,降解罐和花瓣便消失在海面,海浪帶著生者的祝福翻滾向更遠的地方。據悉,這種降解壇入海后1小時即可全部溶解,對水質不會產生任何污染。

  “海葬是推行綠色殯葬的一個有力舉措,倡導厚養禮葬、逝有所安,減少土地占用,推進移風易俗。也希望以后有更多人能選擇海葬、樹葬等節地生態葬法”日照市殯葬管理處相關工作人員說。根據《日照市節地生態安葬獎補實施辦法》,骨灰撒海由市民政部門統一組織,每年1-2次。對于撒放日照市戶籍常住居民骨灰的,除免除海葬直接費用外(含檢驗檢疫分擔、人工裝灰、可降解盒、塑料袋、車輛護送、租船、人工禮儀、鮮花等費用),再給予每例1000元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