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新加坡、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法國的凱旋門是給我印象最深的,特別氣派!”84歲的劉志良一一列舉著自己這些年去過的國家。2002年,劉志良的老伴去世,兒子李明為了讓母親散心,便開始帶她四處旅游。從國內到國外,17年來李明帶著母親去過約20個國家和地區。

兒子的心意兒子的心意

  父親去世后帶母親散心從此旅游成了約定

  今年56歲的李明年輕時便喜歡旅游,每年的年假基本是在旅途中度過。2002年,李明患病臥床的父親去世,眼見母親整日郁郁寡歡,李明便計劃帶她外出游玩散心,“母親辛苦了大半輩子,父親身體還好的時候曾帶她去四川一帶旅游過,父親病倒后她整天守在身旁照顧,再沒出過遠門。父親不在了,我想我要把母親照顧好。”

  談起帶母親外出旅游的初衷,李明說:“喜歡旅游應該也算受家庭的影響。我小時候父親在長清工作,母親會帶著我坐火車去探望父親,像是郊游一樣。長大了,自己就喜歡到處走走,看看不一樣的風景。”

  李明帶母親旅游的地方都是他曾去過的。“我對當地情況能有些了解,帶母親去就方便多了。”第一次旅游,李明帶母親去了承德避暑山莊,然后又到天津轉了一圈。“換個環境轉一轉,母親的心情明顯有些好轉。她玩得開心,回家之后也會跟街坊鄰居說一說自己的所見所聞。從那時開始,我就想著每年都要帶她旅游一次。”

  老媽的見識

  耄耋之年進西藏還寫下“80歲老太到此一游”

  84歲的劉志良精神矍鑠,除了有些耳背,身體還很硬朗。幾年前,李明還帶母親去了一趟西藏。出發前,他做了大量的功課,準備了氧氣袋、紅景天、葡萄糖等以防母親出現不適。“尤其是住的地方,我特意選在醫院隔壁,就算母親不舒服,我也能背著她很快就醫。”雖是第一次去高原,劉志良一路除了有些氣短乏力,并沒有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

  “我當時在客棧看到不少游客在墻上留下‘到此一游’,臨走時我也寫了一句‘80歲老太到此一游’。”劉志良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哈哈一笑。

  劉志良家中的影視墻上,貼著一排她旅游拍的照片,旁邊的掛歷上也是她的照片。原來,作為紀念,李明最近幾年都會挑選一些旅游照片定做成掛歷。“這是去年在澳大利亞拍的,有悉尼、布里斯班、墨爾本、藍山等地的照片。”李明翻著墻上的掛歷介紹。

  聽到兒子的介紹,劉志良馬上回憶起去年10月份的澳大利亞之行。“悉尼歌劇院白色的頂棚很漂亮。”提起去過的國家,她還能一口氣數出十幾個名字。“法國的凱旋門是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

  無價的親情

  這些年出國花了20萬怕母親心疼“保密”

  大部分的出國游都是李明單獨陪母親去的,定好旅行社,母子倆常常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母親時間好安排,只要我請好年假,定好行程就帶她一起出發。她80歲的生日還是在美國度過的。在國外,母親有時候聽不懂導游講解,我就會再給她講一遍,每次她都聽得津津有味。”

  2002年至今,母子倆在旅游上大概花了20萬元。花費不少,但李明覺得能讓老人開心就是值得的。“母親節儉慣了,經常怕花錢,一般我都不告訴她花費多少。”李明笑著說。

  “去這么多地方玩得都很高興,不少街坊鄰居都很羨慕我。每次旅游回來,他們見面就會問,‘兒子又帶你去哪玩了?’別說像我這個年紀的,就是很多年輕人也沒有我去過的地方多呢。”談起自己的旅游經歷,劉志良話里的自豪掩蓋不住。

  今年,李明打算帶母親到韶山、廬山等地來一趟“紅色之旅”。“老年人對這些紅色景點比較感興趣,母親現在歲數越來越大,國外長途旅行就會安排得少一點。以后多帶她在國內轉轉,國內還有很多地方沒去過呢!”李明這樣計劃著。

  ●編后

  一比“常出國看看”別說“常回家看看”很難

  帶著父母去旅行,不難,每年都帶父母去旅行,有點難。帶著父母長途旅行,不算難,帶古稀、耄耋之年的父母長途旅行,挺難。因此,雖與文中這位人子未曾謀面,可以想象,這一定是個體貼周到的兒子。當然,主客觀條件不同,為人子女不可能都像這位孝子一樣,陪伴父母常出國看看。不過,事情的重點不是出國,而是在陪伴。父母最需要的是陪伴,作為子女我們都明白這點,但有多少人能問心無愧地說給了父母足夠的陪伴?在工作的召喚、兒女的牽絆面前,我們總是習慣性犧牲掉本該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還把這當做理所當然。別人的子女能做到這份上,即使我們自己望塵莫及,至少也該檢討下,是不是還能做得更好一點,比如,先常回家看看。

  (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