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融創維多利亞灣被指虛假宣傳,承諾的綠地縮水變車位,融創:是前任萬達干的

  半島記者 江海峰 于紅靚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買房人生的頭等大事,動輒上百萬甚至幾百萬的房子,往往需要動用多個家庭成員的腰包。因此和除了可靠的品牌、建筑質量外,戶型、配套和綠化等,都是考量一套房子是否值得買的重要指標。近日,數名融創維多亞灣五期和六期的業主向記者反映,自己買的房子綠地大大“縮水”,與此同時,地上還無端端多出近400個車位。當初買房時置業顧問的承諾、宣傳單頁和沙盤的標識,如今都成了一句空談。6月3日下午,半島記者聯系到開發商青島融創游艇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融創方面表示,前期萬達銷售中的確有對五期六期業主有過地面園區為人車分流的銷售說辭,但從未沒有過地上無車位的銷售承諾,至于業主提出的車位該改為綠地,則需征得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

  反映:

  說好的綠地變成了停車位

  2017年3月,市民張先生購買了當時名為“萬達維多利亞灣”的五期的一套高層住宅,合同約定2019年7月底交付。但眼看還有兩個月就能拿鑰匙了,張先生卻發現業主群里有人表示,置業顧問當時承諾的綠地大大縮水。“我當時買房時,置業顧問一直和我宣傳說小區是人車分流。而且他還帶我去參觀項目前幾期,說到時候五期的綠化就要達到這種效果。加上當時宣傳單頁和沙盤上展示的都是大片的綠化,我就毫不猶豫地簽了購房合同。沒想到,我最近去小區看,地上當時規劃的綠地沒了,變成了瀝青路,而且都整齊地劃上了白色的車位線。”張先生說。

  市民蔣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是2016年底買的該項目五期的房子,置業顧問當時也是和自己承諾人車分流,還說綠地率能達到60%。“最近房子快交付了,我去看了一下,整個小區綠色植物并不多,原先沙盤和宣傳單頁里標識的綠地和景觀,全都變成了停車位。”蔣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孩子還小,當時就是覺得人車分流比較安全,如今變成這樣,實在無法接受。

  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2018年,萬達旗下相關產業全部轉讓給融創后,萬達維多利亞灣項目也隨之更名為融創維多利亞灣。“我聽一些業主說,融創接手后的2018年10月曾經修改過景觀設計規劃,所以多出來近400個車位。但并沒有告知我們業主。我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按照當時告知我們的規劃來交付項目。”劉先生說。

維多利亞灣前期的宣傳單頁,綠地豐富。(業主供圖)維多利亞灣前期的宣傳單頁,綠地豐富。(業主供圖)
如今的維多利亞灣宣傳單頁,紅框處的綠地已經劃上了車位。(業主供圖)如今的維多利亞灣宣傳單頁,紅框處的綠地已經劃上了車位。(業主供圖)

  調查:

  新舊宣傳單頁差異巨大,存在虛假宣傳成分

  從業主出示的2017年項目五期和六期的宣傳單頁中,半島記者看到,五期牛津公館和六期耶魯公館的綠化率很高,地下未建蓋體的地方,除了道路,大多是綠化和景觀。而業主最近維權時收到的宣傳單頁與之前的相去甚遠。最新的宣傳單頁上,五期靠小區道路的部分被畫了大大小小十余處紅框,而這些紅框,便是如今地上車位所處的位置。

  半島記者同時在調查中了解到,即將交付的五期和六期產品,道路確實被鋪上了瀝青,瀝青地面上,用白色的油漆劃了不少車位,有的道路兩側都是車位。

  在一名業主提供的長達近5分鐘的視頻資料里,半島記者看到,融創地產青島公司一名姓魏的負責人曾就此事與數名業主進行過溝通。在視頻里,他向業主承認項目確實存在虛假宣傳的成分,但是宣傳主體為項目之前的開發商萬達,與融創并無關系。

  今年6月1日,近200名業主聚集在融創維多利亞灣售樓處求說法,得到以下回復:瀝青路不可能更改;景觀布置已經如此,無法更改;可以取消地上車位,恢復綠化,但需要60%的業主投票同意。

融創維多利亞灣五期現狀。(業主供圖)融創維多利亞灣五期現狀。(業主供圖)

  回應:

  “人車分流”是銷售承諾,不存在改規劃

  根據業主方的說法,業主認為當初承諾的人車分流,而如今綠地變車位,他們接受不了,另外,如果是規劃變更,融創方面沒有及時通知業主,沒有盡到告知義務。

  那么融創維多利亞灣5期規劃究竟如何?3日下午,半島記者聯系了維多利亞灣客服魏先生,魏先生介紹,維多利亞灣5期地塊為“C-1-2地塊”,半島記者從青島西海岸新區政務網站上并未搜到該地塊的規劃情況,但在相關媒體2016年8月16日發布的規劃通告中顯示,青島萬達游艇產業園C-1-2地塊,項目用地面積7586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08270.78平方米,共規劃6棟31層至34層高層住宅,規劃采用現場公告。另外,魏先生也透露“并未改規劃”,至于其他問題,他表示,將隨后給予回復。

  下午5時許,魏先生發來一份《關于維灣五期六期車位狀況的說明》,這份說明解釋,經核實在前期萬達銷售中的確有對五期六期業主有過地面園區為人車分流的銷售說辭。但從未沒有過地上無車位的銷售承諾,合同中也沒有體現。地面建設停車位是該公司按照前期規劃部門審批圖紙建設,符合規劃審批要求。

  另外,該公司前期也關注到銷售對業主的人車分流的銷售承諾。前期制定方案為:實現對業主的銷售承諾,對配建的地上停車位,該公司將采取地面停車位不啟用的管理措施,實現人車分流的銷售承諾。對目前有業主提出的取消停車位的訴求,該公司將在規劃驗收后進行將車位該改為綠地的工作,但此項工作需征得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目前該公司正在進行業主的意見征集工作,預計將在6月15日前完成意見征集。

融創維多利亞灣五期現狀。(業主供圖)融創維多利亞灣五期現狀。(業主供圖)

  進展:

  投票決定是否改變原先規劃

  半島記者了解到,目前相關政府部門已就此事進行了落實,并在青島政務網上答復此事,稱現在維多利亞灣5—7期的開發商是青島融創游艇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前的開發商是青島萬達游艇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關于由業主投訴的5期、6期地上綠化和停車位的問題,現在沒有證據證明期小區綠化面積不足30%,其審批規劃有地上車位,其小區沙盤展示有“本模型工藝、材質和比例所限,與實景存在一定差異。

  根據政務網回復,沒有證據證明青島融創游艇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存在虛假宣傳行為。因部分業主存在類似投訴反映類似問題,現開發商:青島融創游艇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正準備組織相關業主舉行全體投票決定是否改變原先規劃,是恢復綠化還是保留車位,由業主民意決定。

  律師:

  萬達的承諾應由融創履行

  對此,還有業主有疑問,當時萬達宣傳的綠化,如今作為接手方的融創要怎么處理?

  記者了解到,2018年10月29日,融創以62.81億元收購萬達旗下文旅集團和13個萬達文旅城的設計、建設、管理公司。在此收購過程中,維多利亞灣項目也正式從萬達轉到融創名下。那么,項目開發主體變更后,萬達之前的承諾還算數嗎?

  對此,山東元鼎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瑞敏表示,按《合同法》規定,這種收購除了更改了項目開發主體外,項目一應的權利和義務也發生更改。“也就是說,之前萬達在該項目所作的承諾,如今應該由融創來履行。而項目遇到的所有糾紛,也由融創來承擔。這種收購只是合同主體變了,但是項目和業主間的權利義務并不會變更。”

  李瑞敏同時表示,即使在收購過程中,萬達和融創有針對項目的一些細節性的合同約定,也并不能對抗原來萬達和業主的買賣合同,以及萬達所作出的承諾。“如果當初的承諾有變,項目開發主體有義務告知業主。”李瑞敏說。

  (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