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百姓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我市積極推進“健康青島”建設探索醫、養、康、護一條龍服務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經濟要發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離不開健康”;“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
六月的青島,草木勃發。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大會今日起在此間舉行,全球健康產業大咖集聚西海岸,論道“健康”,探討如何在大健康產業的競爭中搶占先機,體現健康中國的服務、理念、技術和價值。
恰逢上合青島峰會成功舉辦一周年,再迎盛會的青島,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持續放大峰會效應,不斷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
打造“健康中國”新示范
青島健康產業呈蔚然之勢
百億級規模,主打“健康+科技”,中國首個健康科技主題的產業小鎮落戶青島,成為青島健康產業的最大亮點。項目最受關注的,還是將科創、康養、教育等產業集聚的未來產業模式,以健康和科教為主導的五大產業板塊,將對新興產業人才產生強烈的吸引力。
位于上海與深圳的東方醫谷小鎮,在生物制藥、醫療器械等領域形成了一定的企業集聚效應。國科健康科技小鎮項目執行指揮徐正岱說,從上海到深圳再到青島,縱跨中國南北的這三個帶有醫療屬性的產業小鎮,背后都孕育著中國醫療科技事業的巨大變化,代表了中國為世界健康產業做出的探索布局。“這三個小鎮實現聯動崛起,只是時間問題。我們將把國科健康科技小鎮打造成為‘健康中國’的新示范,成為‘政、學、企’三方合作的成功典范。”徐正岱說。
健康小鎮的崛起,只是青島發力健康產業的特寫。2019年4月,青島市衛生健康委發布《健康產業發展攻堅行動方案(2019—2022年)》,提出謀劃和推進一批模式業態新、技術含量高、引領作用明顯、帶動效應顯著的重大項目,建成2至3個產值過百億、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健康產業集聚區,初步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一批具有較強區域影響力和優勢的休閑度假、滋補養生、體育健身、健康旅游等特色健康服務業園區已初具雛形,為青島新舊動能轉換積蓄新力量。
通常提到健康產業,都離不開一個“大”字。可穿戴設備、遠程醫療、雙向音頻遠程、慢病監測、區塊鏈醫學等高科技將在醫學領域大范圍應用;AI智能等信息化技術能夠提升診斷治療的智能化水平;健康產業還可以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實現國際合作與資源共享……精準化、智能化、融合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意味著健康產業有著非同一般的廣度與深度,并日益成為鏈接其它產業的新紐帶。
聚焦國內外高端、高質、高新企業和機構要素資源,市衛健委圍繞健康產業發起多場攻堅戰,加大“雙招雙引”力度,目前已匯集各類健康產業項目100多個,現有已簽約和在建項目計劃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為大健康產業提供了廣闊市場。打贏健康產業發展攻堅戰,首要還是全面提升醫學技術水平和健康服務能力,為市民提供更高端和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韓國延世大學醫療院青島醫院、新世紀婦兒醫院等高端醫療機構落戶青島,杰華生物、華大基因、海信數字化手術室解決方案等一批模式業態新、技術含量高、引領作用明顯的健康產業項目加快培育,未來我市還將積極引進多家優質醫療機構,為市民提供高質量診療服務。
深化醫改增強市民獲得感
青島探索醫養結合新路徑
健康是未來產業,和每一位市民生活息息相關。我市持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圍繞困擾百姓的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出臺切實舉措,不斷增強市民醫療保健的獲得感。
藥品采購控費是減輕群眾醫療負擔的重要措施,努力降低虛高藥價是增強群眾獲得感的題中應有之意。我市深化部門聯動控費機制,醫療費用增幅明顯回落;開展居民醫保費用按區域人頭總額預付支付方式改革試點,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110個病種實行按病種收費;成立省內首個跨區域藥品采購聯合體,80%的藥品達到全國最低;全面推行藥品采購“兩票制”,在18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實施部分藥品“一票制”,僅這一項,就減輕群眾負擔20.2億元。
家庭醫生通過簽約服務滿足居民的多樣化服務需求,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方面,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實施方案,并對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簽約居民免費提供7種基本藥物,目前全市組建了1512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269萬人享受了簽約服務。
將中醫藥原創思維與現代科技融合發展,作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我市引進建立10個國醫大師工作室、70個知名中醫藥專家工作室,建成133個國醫館,鎮街以上醫療機構實現中醫藥服務全覆蓋。
“醫中有養、養中有醫、醫聯結合、養醫簽約、兩院一體、居家巡診”,這是我市獨有的醫養結合新模式,作為國家確定的全國第一批醫養結合試點城市,青島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融合發展、全面覆蓋”的醫養結合服務形態,初步實現了醫、養、康、護一條龍服務。我市設立的長期護理保險,將失能老人的基本生活照料納入職工護理保障范圍,初步破解了“醫院不能養、機構不能醫、家庭無力護”等困局,更是全國首創。
聚焦“互聯網+”,
智慧醫療在島城落地生根
通過互聯網技術賦能傳統醫療產業,已經成為大健康產業的新航向。
“這表不僅能夠測心率,而且還有定位功能、緊急求救功能,一旦我們身體不舒服,或是有什么緊急情況,一下子就能跟護理員、急救中心聯系上。”在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中康頤養護理中心,來自北京的王先生向記者展示手腕上的智能穿戴設備,“互聯網+醫療健康”新業態中的智慧養老正在青島落地。
“穿戴設備只是我們智慧養老體系中的一環,這塊手表的背后是我們整個云平臺在支持。”中康頤養護理中心張彥瓊院長告訴記者,護理中心配備了24小時緊急呼叫和監控系統,運用移動智能化管理系統,視頻監控、呼叫對講、無限定位等功能,實時監控老人的安全,通過搭建遠程會診平臺實現與國內頂尖醫院的醫療會診與合作,在集合眾多資源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養老智慧云平臺。
利用科技的力量,我市的智慧養老已經深入社區,一塊手表就可以解決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需求。中康愛鄰里社區居家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中心已經在西海岸試點運行,據瑞源集團總裁辦主任蘇瑞麗介紹,他們在小區內部建立養老服務中心,以會員的形式引入老年服務對象,通過物聯網、人工智能設備、互聯網提供技術支撐,讓老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24小時上門就診、健康管理和家政服務。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特別是5G時代的到來,醫療服務將進一步打破空間限制,醫療體系將發生重大的結構性變化。下一步,我市將聚焦“互聯網+醫療健康”新業態,引進社會力量創新發展健康醫療業務,推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醫療服務、健康管理、健康養老等健康服務領域的應用,促進“互聯網+”與醫療服務、藥學服務、分級診療、公共衛生服務的深度融合。
目前全市有3家醫院獲得了互聯網醫院牌照,有23家醫院建成遠程會診中心。“互聯網+”醫療,必將帶給我們更多不一樣的、想不到的便捷體驗。
健康是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更是城市開創美好未來的根基。聆聽國際前沿聲音,把脈青島健康產業,以“人人得享健康”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青島健康大會,在推動中國健康產業比肩世界、引領全球健康產業跨越發展的同時,也必將為健康青島建設提供經驗借鑒,助力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健康青島,未來可期。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