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三夜幾乎沒有休息,煙臺招遠90后小伙徐晨幫初中同學張亮照顧患有嚴重糖尿病的母親王淑會,用實際行動為遠在四川上大學的兄弟撐起一片天。許多市民在徐晨善行義舉的感召下,紛紛慷慨解囊,承接起照顧這位“三峽病人”的接力棒!15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齊魯晚報,特別獎勵徐晨5000元,為他的重情重諾點贊。

 

 

15日,在招遠市人民醫院,徐晨在喂同學的媽媽王淑會吃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杜曉丹 攝

一句“這里有我”

三天三夜幾乎沒休息

6月15日上午,記者在招遠市人民醫院內科病房,見到了熱心小伙徐晨。身高1米78的他今年23歲,正在弓著身子為病床上的王淑會喂水喂藥。

“我是5月29日晚上接到張亮的電話。”徐晨說,張亮說他媽媽的腳破了,得上醫院,讓我幫個忙。

此時,遠在千里之外上大學的張亮正值期末,課程設計、考試增多,如果回去,將意味著今年的課程白學了。當他將這種困惑告訴徐晨時,徐晨主動承擔起照顧他媽媽的責任,并說,“兄弟你安心讀書,這里有我!”

第二天一大早,徐晨就打車帶著王淑會來到醫院,掛號、咨詢、繳費、辦住院……一上午忙得不可開交。

入院時,患有嚴重糖尿病的王淑會血糖值持續呈HIGH,右足腫脹青紫,多處潰破,潰破面積最大已經達3cm×4cm,右足趾已發黑,還伴有貧血、結核、腦血栓等病癥。徐晨立即給她辦理入院,直到順利治療后,已是傍晚時分。徐晨這才發現自己忙得一天沒吃上一口飯。

入院第一天,各種檢查也多,光測血糖就測了5遍,徐晨每一次都嚴格記錄著數值。由于王淑會大小便失禁,徐晨又幫她換洗了床單,一直忙活到半夜12點多。這時,王淑會提出想大便,還沒等徐晨起身幫她處理的時候,已經拉了一半在褲子里,徐晨又幫她處理污便,一直到下半夜兩三點才得空躺下休息一會兒。就這樣,徐晨忙活了三天三夜。

孝順懂事照顧周到

被誤認為是兒子

“誰見了誰夸我這‘兒子’孝順懂事,我都得解釋一下這不是我兒子,是我兒子的同學。”王淑會欣慰地告訴記者。

對于大家的肯定,徐晨倒顯得有些不知所措:“誰家都有困難的時候,更何況張亮是我多年的好兄弟,如今他在四川上學回不來,我幫他理所應當。”

今年52歲的王淑會,早在2001年從三峽水庫移民來到招遠市玲瓏鎮溝上村。2011年,王淑會查出患有糖尿病后便失去了勞動能力。2015年,她的丈夫突發腦溢血去世,家中失去了頂梁柱。2016年張亮讀大學后,家中只剩下王淑會一人。

徐晨與王淑會的兒子張亮是初中同學,初中畢業后張亮考上了重點高中,他則考取了煙臺機械工程學校,后來張亮考上了西南交通大學,徐晨高職畢業后則在當地一家企業上班。

他說,張亮是他們同學的驕傲,家庭生活壓力大,但是人家就是有自強不息的勁頭,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不能因為家里有困難就拖累學習,我幫他照料一下家人并沒有什么。”

對于好兄弟徐晨的所作所為,張亮說,他銘記在心。早在11日,張亮還發了一條朋友圈,赫然寫著——“謝謝晨哥,此生有兩三兄弟足矣。”

愛心接力

大愛溫暖“小家”

徐晨的善行不僅感動著張亮母子,而且很快就傳到了王淑會所在的招遠市玲瓏鎮溝上村村委會,也傳遍了招遠市的大街小巷。

短短一天時間,村兩委發動群眾籌集善款7874元。同時,玲瓏鎮政府送來了5000元慰問金。為了不影響徐晨的工作,由村委會出面找來一名護工到醫院進行照顧。

在徐晨的感染下,每天都有愛心人士來醫院看望這位素不相識的“三峽移民”,讓她安心治病,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在醫院,記者看到王淑會將這些好心人的姓名和善舉一個字一個字地記錄在紙上。她告訴記者,一定要把這份名單留給兒子,讓他記住這些好人,將來有能力了要學會感恩,懂得回報。

挺身而出重情重諾

徐晨獲獎5000元

徐晨替同學照顧病母的事跡,也得到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項目組的關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決定聯合齊魯晚報,為中國好同學徐晨頒發一份天天正能量特別獎勵5000元。

天天正能量給徐晨的頒獎詞中寫道:挺身而出,悉心照顧,他用很多親生子女都做不到的細心和耐心,讓千里之外的同學心安,也讓病床上的阿姨落淚。一個90后,感動一座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閆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