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虛設、信息僵化、功能單一、操作體驗不佳……近些年,各類政務APP雨后春筍般涌現。部分APP確實方便了群眾辦事,但也有部分APP廣受詬病,成了擺設,甚至是負擔。今年年初,山東省整治政務APP亂象,整合各地移動端政務資源,并推出移動端政務服務總門戶“愛山東”APP。半年過去了,山東總體整治情況如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泰來 范佳  

  有的功能過于單一

  有的甚至無法注冊

  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腿,數據網絡時代推崇足不出戶線上辦事,由此各類政務網站、微信公眾號、客戶端應運而生,大到省部級,小到市縣街道及承辦政務業務的廳局,大多都有自己的線上服務平臺。

  半年前,山東提出形成全省移動端政務服務總門戶的格局,逐步實現移動端“下載一次、辦全部事”的目標,對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隨機在應用商店下載了十多款政務APP,實地檢測其功能。

  經驗證,這十多款政務APP大多比較好用。比如,全省統一門戶客戶端“愛山東”APP、濟南市的泉城辦、青島的青島政務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山東人社服務等政務客戶端功能齊全,既能提供即時的資訊服務,也能提供業務辦理的材料、流程等咨詢服務,還能查詢公積金、社保等信息,提供交通違法罰款繳納、水電費繳納、政務服務在線申請等在線業務辦理。

  當然,這十多款政務APP中,有三成左右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一是,部分APP的部分欄目信息更新太慢,信息僵化。比如煙臺市公安局的“煙臺公安”APP,排在第一位的一個欄目就是“預警防范”,可是當記者點開之后卻發現,該欄目只有一篇刊登日期為2017年8月25日的文章,之后就沒有了更新。再如“泰安人社通”APP,“政策法規”中只有三條信息,且最近一條發布時間為2018年5月28日,距今已有一年之久。

  其二是,欄目設置有名無實。“菏澤政務服務”APP中,“納稅繳費”“工程建設”“破產注銷”事項辦理區均為空白,而在“社會保障”中顯示的內容卻和社會保障關系不大,只有“人防工程拆除報廢審批”“人防警報設施拆除審批”等。總體運行良好的“泉城辦”也存瑕疵,其在線辦理欄目下也空空如也,沒有具體事項。

  其三是,功能過于單一,部分APP名義上是綜合性政務服務平臺,實則功能更像一個網上的公示、公告欄,只能提供一些業務咨詢服務,基本上沒有辦理業務的功能。

  其四是,部分APP技術上有BUG,體驗感不好。比如,“濟寧政務服務”APP存在無法注冊的問題。輸入手機號注冊時遲遲收不到驗證碼,導致無法注冊。此外,多數APP的注冊都要求填寫身份證、手機號等信息,并沒有“保護個人隱私”的提示,讓人難免擔憂這些信息是否會得到嚴格的保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實測的這十多款政務APP的病狀并非個例。據媒體報道,2018年,中國軟件測評中心就曾針對70多家國家部委和32家省級政府、網站政務軟件的建設情況進行測試。結果發現,超過40%的省部級機構單位的政務軟件存在各種鏈接失敗、兼容性差等不可用的問題。

  山東已著手整治

  關停政務APP36個

  對于這些政務APP表現出來的病狀,山東早已有所意識并采取整治行動。今年1月1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就舉行新聞發布會,明確表態已經關注到群眾反映強烈的移動端政務服務能力不強,“每辦一件事下載一個APP”等問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山東就逐步整合各級各部門分散建設的移動端政務資源。

  目前,山東省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了“打破信息孤島、拔掉數據煙囪,基本完成全省政務信息系統整合”既定目標。

  山東打造了全新的“愛山東”APP,包括山東省和16市共計17個站點,群眾只需下載這么一款APP就能通過站點的切換享受到全省以及各城市的在線政務服務,稱得上是山東省政務APP的總門戶。據了解,目前愛山東APP已經接入了社保醫保、交通服務、交通違法處理等658項與公眾服務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

  與此同時,對全省政務類APP規范提升,關停各類APP(含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微博等)36個,歸并功能160余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發現,之前媒體曝光的一些“成擺設”的地方政務APP,有些已經無法在手機應用市場搜索到。

  比如2018年7月,山東公共頻道《重磅問政》節目中提到,“泰安政務”這款APP存在無法登錄的問題,“濰坊政務”頁面顯示的不少功能無法使用。6月12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手機應用商店中并沒有搜索到這兩款APP。

  相關鏈接

  東營區關停七成政務新媒體

  過多的政務新媒體也同樣給基層工作人員帶來負擔。今年5月6日,東營市東營區下發了關于清理整頓政務微博、微信公眾號及新聞信息類APP的通知,幾天后,包括“大美龍居”在內的64個微信公眾號、11個政務微博停止運營,與此同時,基層單位自辦的新聞信息類APP也紛紛停辦。部分區直部門單位、鎮(街道)數百名基層干部得到“減負”。據了解,僅政務微信公眾號、微博,此前東營區各單位開設的數量就多達110個,目前首批關停數量超過了70%。

  來源: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