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 姜言明 劉濤 通訊員 尉海波
泰安用好用活政策,以小網格構筑大平安、服務大民生

上圖:泰安市泰山區岱廟街道五馬社區網格員正在入戶走訪。 下圖:岱廟街道網格驛站。
■編者按 今年是省委確定的“工作落實年”。抓好重大政策落實落地,是推進八大發展戰略、加快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關鍵。
當前,我省已出臺的各項重大政策落實情況怎樣?各地如何攻堅克難,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各地在用活用好政策上有哪些創新做法、典型經驗?今天起,本報推出“重大政策看落實”欄目,敬請關注。
重大政策鏈接
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是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最后一公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
2018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為我省城鄉社區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抓落實方面,將社區治理納入省委科學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和市、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確保工作任務落地落實。
寶盛小區,過去沒有充電樁,居民為了給電動車充電,私拉亂接電線行為屢見不鮮。
“我來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居民建起了帶有充電樁的電動車棚。”泰安市泰山區財源街道東七里社區第三網格網格長李春梅說。為“零距離”聯系服務群眾,泰安市創新工作方法,將服務進一步下沉,在小區建立網格驛站。網格驛站就是網格員開展服務的地方,空間不大,但功能齊全,在這里網格員可為社區居民提供直接辦理、跑腿代辦等18項服務。平時,李春梅就在小區網格驛站辦公。
“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這是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應有之義。今年以來,泰安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從“做實、規范、創新、管用”四個方面集中用力,逐步形成以縣(市、區)、鄉鎮(街道)、社區(村)三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體系,推動網格化服務管理無縫隙、全覆蓋,構筑大平安、服務大民生。
4月15日,泰山區財源街道網格服務管理中心正式啟用。中心開設信訪、司法、法律服務所等多個窗口,與街道綜治中心一體運行,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
像這樣的網格實體中心,全市正陸續建立,將逐步形成以縣(市、區)中心為中樞,鄉鎮(街道)中心為主體,社區(村)中心為支撐的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體系。
為做實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今年,當地一方面對轄區原有網格進行整合,通過“多網合一”,重新劃分網格8901個,形成基層社會治理“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格局。每個網格配備網格員,負責做好隱患源頭發現、信息采集建檔、事項分流交辦、政策法律法規宣傳、公共服務代辦、困難群眾幫扶等工作。目前,全市已有10265名網格員活躍在基層。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網格內建立黨支部,推動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提質增效。
“尤其對于像我們這樣駐地單位較多的社區,黨支部發揮的作用很關鍵。”泰山區岱廟街道麗景社區黨總支書記彭鳳君深有體會地說。麗景社區擁有12家駐地單位,過去彼此很少互動,自從建了網格黨支部,一切變了樣。這是因為,他們充分發揮社區網格黨支部的引領作用,與駐地單位成立聯合黨委,形成有困難大家幫、有資源共同享、有問題大家解、有活動大家辦的鄰里共治新局面。“前段時間,我們就幫成員單位愛爾眼科醫院,協調處理了天然氣管道安裝問題。”彭鳳君說,“他們忙活了一個月沒辦成,我們只用三天就解決了。”
速度之快得益于當地借助信息技術建立的一整套網格運行機制。他們自主開發了網格化服務管理系統,實現工作全程信息化。只要網格員現場不能處理的,都可通過手機智能終端及時上報。問題上報后,平臺將立即進入限時辦結流程,規定時限內完成整改辦結的,
計入該單位辦結工作量,超出時限辦結的,計入該單位負激勵考核。
2018年下半年,在岱廟街道村(社區)兩委成員績效考核中,就有9名三級網格長因問題辦結超時,被執行了負激勵考核,扣罰了績效獎金。
對于涉及社會穩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重大問題和重要事項,當地還建立了聯動處置機制。
前不久,新泰市西張莊鎮森林公園建設項目,涉及東張莊村56戶40余畝土地征收。該鎮鎮級網格服務管理中心了解情況后,立即召集司法所、法律服務所、信訪等綜治部門組成工作組,主動與東張莊對接。“當時,我挺驚訝,以前我都得找他們,現在人家主動登門服務,為我省了不少事。”東張莊村支書和國說道,目前,該村土地征收工作正在平穩進行。
“不僅要處理好社會治安、公共交通、市容市貌等社會治理熱點問題,還要在提供民生服務、擴大社會參與以及實現社會治理個性化、精細化上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泰安市委政法委書記郭德文說,“我們要把網格打造成一個綜合服務平臺,成為具有借鑒意義的社會治理‘泰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