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枚琥珀內包含40多個生物 琥珀中菊石生活在距今1億年前

  在今年6月的一期美國科學院院報的封面上,是一張菊石的圖片,而其所屬的論文作者,來自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王博,論文題目是《緬甸琥珀中的菊石》。昨日,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王博表示,這塊琥珀來自于一位私人藏家,研究所是從私人藏家那里借來這塊琥珀進行研究,并發表了這篇論文。而在以后,這位收藏者不能將這塊琥珀轉賣給私人,只能捐贈或出售給博物館,同時在專業研究人員研究這塊琥珀時需提供方便。

  琥珀內生物清晰可辨

  通過琥珀的清晰圖片,琥珀內包含的蟲子、螺殼等生物清晰可辨。這塊琥珀長33毫米、寬9.5毫米、高29毫米,雖然體量不大,但是其中卻包含著40多只古生物或古生物的遺骸,“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螨蟲和昆蟲,但是最珍貴的,還是那個菊石的殼”。

  王博說,菊石是生活在海水中的,而琥珀是由天然的樹脂形成的,一般來說琥珀包裹的動物都是陸地上的,像這次能夠包住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是非常罕見的,尤其是在琥珀中發現菊石是非常罕見的,“一般菊石在化石中出現比較正常,但是沒有遇到過在琥珀中發現菊石的情況”。

  菊石生活在距今1億年前

  王博告訴北青報記者,這塊琥珀雖然只有一個吊墜般大小,但里面的生物卻對研究古代的生態環境有重要的價值,尤其是根據研究這塊琥珀所寫的論文《緬甸琥珀中的菊石》能夠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更能夠說明它的價值。

  “菊石是生活在泥盆紀至白堊紀的海生無脊椎動物,它演化非常快,具有年代意義,可以進行斷代的判斷,我們通過三維重建等分析,確認這個菊石生活在距今1億年前?!蓖醪┱f,“同時,我們研究了這塊琥珀中的動物,分析出來它們當時生活在海邊的熱帶森林,有一點像現在的多美尼加沿海地帶,這塊小小的琥珀對琥珀埋藏學和白堊紀森林生態環境分析提供了新的見解?!?/p>

  對于這塊琥珀,王博也有一些小遺憾,“通過顯微鏡我們可以看到,菊石的殼內已經有很多沙粒,這說明這塊菊石被樹脂包裹時已經死亡,如果在包裹的時候是活體,就能夠保存下來菊石的軟體,這個目前在世界上還沒有發現?!?/p>

  化石來自私人藏家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這塊琥珀來自于一位私人收藏者,是他之前從一家私人博物館那里買來的,購買的時候,大家都認為琥珀中包裹的最大的生物是蝸牛,而不是菊石,而在琥珀中包裹蝸牛的情況比較常見,所以這類琥珀的價值也在“萬把塊錢”。

  王博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位收藏者之前曾經有過多次和研究所合作的經歷,“我們在做研究的時候,為了讓顯微鏡或者科學儀器更抵近研究對象,經常需要對琥珀進行打磨,很多琥珀是屬于個人的,琥珀的擁有者不愿意把琥珀給我們,我們不能強求,只能作罷,但是這位藏家和我們關系比較好,愿意提供幫助,我們也沒有對琥珀進行外部的破壞?!彼f,“確認琥珀中的物種不是蝸牛而是菊石,這塊琥珀從經濟價值上來說,可能增長要至少10倍以上了?!?/p>

  不過王博表示,對于研究者而言,他們更看重的還是琥珀的科學價值,為了保護這塊琥珀,他們也與琥珀的擁有者簽了協議,未來這塊琥珀不能夠再出手,只能由這位藏家收藏,或者贈送、出售給有資質的博物館,同時,有專業研究者或研究機構想要對這塊琥珀進行研究,擁有者也要提供相應的便利條件。

  文/本報記者 付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