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風貌。新區風貌。

  青島新聞網6月27日訊(記者 陳志偉)獲批五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以“改革創新”為引領,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全面建設宜居幸福美麗新區。軍民融合、海洋強國兩大國家戰略落地生根,動能轉換、鄉村振興全面起勢,主要經濟指標保持高速高質增長。

  先行先試!在全國當好“試驗田”

  6月19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五周年座談會上,青島市委常委、青島西海岸新區黨工委書記、黃島區委書記王建祥在對新區五年工作進行總結時表示,秉承“新”這一特質,新區人以“先行先試、善作善成”的精神,落實國務院批復關于海洋經濟發展主題,擔當海洋強國戰略使命,在全國當好“試驗田”。

  打造新優勢,必須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新動能何來?深化改革是關鍵。

  五年來,西海岸新區打造開放新區、現代新區、活力新區、時尚新區等“四大新區”,其中51項區級重點改革落地生根,54項改革列入國家和省市試點,15項創新經驗在全國推廣。

  五年來,西海岸新區緊抓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西海岸率先啟動新舊動能轉換存量變革、增量崛起等“十大工程”,引進總部項目77個、各類金融機構200余家,獲評全省唯一的國家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區、藏馬山旅游度假區等,輻射帶動西海岸西部農村加快發展。

  五年來,西海岸新區深化社會治理創新,獲評全國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和優秀城市,經驗在全省推廣;構建安全生産法治體系,在全國率先設立安全生産審判庭、檢察室,智能化安全生産獲批全國試點;積極推進全國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試點,全省現場會在青島西海岸召開。

  五年來,西海岸新區在全省率先啟動建設12個特色小鎮,建成美麗鄉村示范村43個。

  西海岸新區率先全面取消社會投資項目前置審批,“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經驗全國領先;《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條例》正式實施,百余項省級、市級行政權力事項調整下放;全面開展機構改革,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改出效率、改出干勁、改出實效……

  西海岸新區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先行先試優勢,堅定不移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

巴油FPSO項目P67船完成浮托,準備起航遠赴巴西。巴油FPSO項目P67船完成浮托,準備起航遠赴巴西。

  深化改革 打造最順新區體制

  先行先試如何開局?西海岸新區首先從改革管理體制開始,理順新區、功能區和鎮街關系。獲批僅一個月,西海岸就實現了工委區委、管委區政府、功能區、行政區和國家級開發區的“四個整合”,職能部門精簡超過60%。同時,強化了新區對全域資源、戰略布局、重大項目的統籌和為功能區、企業、基層、群眾服務的職能。

  在功能區,賦予各大功能區審批權、人事權、財政權,下放173項經濟管理權,并創新開發模式。在鎮街,全國率先推出街道體制改革,剝離街道招商引資職能,強化基層建設、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發展保障四大職能?!靶聟^管統籌、功能區重發展、鎮街強治理”管理體制的構建,發揮了“小馬也能拉大車”的效應,被國家發改委譽為“最順新區體制”。

  與此同時,西海岸在綜合執法、安全生產等領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2014年11月,西海岸新區成立綜合行政執法局,集中行使城管、文化、交通、國土、海洋、旅游等領域1500余項行政執法權,破解了行政執法部門權責交叉、多頭執法、推諉扯皮等體制性、機制性問題。以“法治”管“安全”,壓實“政府監管”和“企業主體”責任,是西海岸新區體制創新的又一亮點。西海岸新區組建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局,建立安全生產盡職免責失職追責機制;創新政法部門挺在前面的司法保障體制,在全國率先設立安全生產審判庭、檢察室,建立公安提前介入約談機制;連續獲評全省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區、食品安全先進區。

西海岸新區。西海岸新區。

  政務服務開啟新征程

  西海岸新區成立五年來,一直以做百姓身邊的政務服務管家為目標,政務服務改革不斷深化、不斷加速。

  2017年3月,新區在區行政綜合服務中心職能基礎上,組建了山東省首家行政服務局,在全省率先建立實施“一窗受理、受審分離、一網通辦、一口出證”政務服務新模式。

  2018年10月,新區正式啟用新政務服務大廳,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2018年12月,新組建的青島西海岸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運轉,開啟了政務服務新征程。

  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新區政務服務大廳共辦6.4萬件,區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完成公共資源交易項目637個,交易金額197.92億元。5月16日,山東省政府聯合調研組實地考察了新區政務服務大廳,對新區政務服務和審批改革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

  為了能讓企業群眾辦事更加便利,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大力推行“一窗式無差別受理”,將原來負責391項審批及關聯事項受理業務的綜合受理窗口和負責77項工商登記業務的企業登記窗口統一整合,設立“全口徑綜合受理區”,實現大廳審批事項“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口出證”。

  對新區重點發展的影視、音樂、會展、海洋科技等特色產業項目,以及企業群眾經常辦理的酒店餐飲、美容美發、幼兒園登記等市場主體,行政審批服務局梳理形成了37個市場主體的“多事一流程”辦事攻略,審批效能提升60%以上。在此基礎上,開發了相應的網絡系統,實現申請材料一次受理,系統后臺智能推送,部門在線并聯審批、證照資料同步出具。

CIDM集成電路項目效果圖。CIDM集成電路項目效果圖。

  高效發力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棲。隨著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新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加大“雙招雙引”創新力度,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新區統籌招商資源,組建招商中心,創新國際化的投資促進機制,在美國、德國等國家設立招商代表處,在北京等國內大城市設立招商促進中心,集聚全球高端資源。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提出“十強”產業,其中排在新興產業首位的就是以芯片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此,新區制定了《促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意見》《關于加快科技經濟發展提升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推動制造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落戶新區的CIDM集成電路項目采用共建共享的模式,總投資約150億元。據介紹,該項目團隊領軍人物張汝京博士,擁有30多年的半導體制造與研發經驗,曾在美國德州儀器工作了20年,是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及上海新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

  “之所以選擇新區作為項目基地,是看中了西海岸完備的制造業產業基礎和優勢。我們將國際先進的共享共有式的CIDM模式首次引進中國,以國際一流的芯片設計、制造能力,在青島打造從芯片研發、設計、制造,到應用的全產業鏈?!睆埲昃┱f。

東方影都。東方影都。

  電影工業化基地在靈山灣畔拔地起。伴隨著新區的成立,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的建設也進入快車道。青島東方影都總投資500億元,40個國際領先配置攝影棚、32個置景車間、1萬平方米的世界超大規模單體攝影棚、規模世界領先的室外攝影水池和世界一流的室內水下恒溫攝影棚,已全面落成并啟用,累計注冊影視企業200家。

  總投資500億元的青島世界博覽城投入運營,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等一系列展會成功舉辦;華大基因北方中心一期建成,發表科研論文30篇,完成海洋物種測序46種;正大制藥(青島)投產,國內上市的5個海洋藥物有3個就誕生于此;青島西站建成使用,未來從新區出發3小時到長三角,2小時到京津冀……

  新區在山東省率先啟動存量變革、增量崛起等新舊動能轉換十大工程,組建成立汽車、家電電子、船舶海工等千億級產業聯盟。出臺《促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9個政策,率先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青島港自動化碼頭。

  新區獲批以來,累計引進重點項目1579個,總投資1.18萬億元,其中總投資過百億元項目18個,總投資過五百億元項目3個。引進世界500強項目46個,其中,外資項目18個,總投資10.64億美元,合同外資5.24億美元;內資項目32個,總投資1312億元。

  同時,深化國家引智示范區、省人才改革試驗區建設,搭建戰略平臺、園區平臺、事業平臺、環境平臺“四大平臺”,出臺“梧桐樹”聚才計劃20條新政。截至2018年底,新區人才總量達53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26.5%;其中,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524人,具有大學學歷以上人才32.72萬人。新區已連續四年保持全市人才考核第一名。

  創新高校引建機制,出臺加快引進高等教育資源的實施意見,中科院青島科教園、復旦大學青島研究院、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校區等10余所高校項目加快推進,到2020年駐區高校將增至20所。

  五年來,新區高標準建設智能制造基地、循環經濟基地等“六大基地”和海洋活力區、實體經濟總部中心等“七大中心”;五年來集聚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5家,國家級創新創業載體24家,高新技術企業563家,均實現倍增;海洋物探與勘探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輕型動力高空實驗平臺等一批高端科研平臺投入使用,新區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全省縣市區首位,獲批國家知識産權示范區;新區引進了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整合了13家研究所的科研力量,將在“智慧海洋”和“健康海洋”方面創新引領,促進發展,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ㄇ鄭u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