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時代,智能快遞柜也已進入了濟南市內不少小區。近日記者探訪了近十個新老小區查看快遞柜選址情況。記者發現,快遞柜多設在小區入口處,而開放小區則設在道路旁。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快遞柜并不屬于建筑物,規劃部門并不要求開發商對其設計位置和申請規劃。快遞柜的選址更多是快遞柜公司與物業、業主之間達成的協議。

歷城區宸宇花園小區剛安上的快遞柜,有住戶擔心右側停車后通道不夠寬。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皇攝
安裝晚于小區建設
難免占用公共空間
6月17日至25日,記者走訪了濟南市區近十個新老小區發現,智能快遞柜成了不少小區的“標配”,有的小區還設置了不止一處快遞柜。
工業南路307號院、華龍路1669號院、鑫苑國際城市花園、綠地城香樹花城、報業文苑的快遞柜都設在小區大門內或大門外。工業南路307號院、報業文苑的快遞柜占用一部分人行道,綠地城香樹花城則正對大門占用了小區休閑廣場前的一部分人行道。這些快遞柜長兩三米,寬約0.5米,占地面積不算大。此外,連城水岸的快遞柜則集中建在小區東南角,共有四個,與物業辦公室相對。陽光100的G區、H區和K區快遞柜都建在小區道路的交叉口附近。
不論是新小區還是老小區,快遞柜安裝都晚于小區建設,所以無一例外都需要占用小區公共空間。除了利用小區的部分人行道外,還有的快遞柜則在小區綠化帶內加筑水泥臺,放置快遞柜。
記者探訪的小區中,有的快遞柜在設置過程中和設置后也會有住戶反對的聲音。華龍路1669號院的快遞柜目前設在進大門后的北側墻位置,而最開始快遞柜公司和院子的產權單位一同選定的位置則在大門南側一處綠化區域。這處區域相對獨立,可用空間相對大。不過,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說,在安裝過程中,之前的選址就遭到了住戶的反對。
快遞柜公司看重人流
開放小區更難設
記者以業主代表身份咨詢一智能快遞柜公司服務熱線了解到,快遞柜的選址第一步是小區內有5平米左右的快遞柜安裝空間,達到該要求后,留下小區的地址和名稱,客服承諾快遞柜業務人員會上門查看是否合適,并與物業聯系。“安裝后通道保留的距離沒有細的要求,一切都要看現場情況。選址確定后與物業簽訂合同,不需要物業再走其他手續。”客服人員說。
一家智能快遞柜市中區相關負責人說,在選址時,業務人員會進行一定把關,比如不能占用消防通道、不能遮擋周圍住戶房間,不能擾民。但這些也是憑經驗,智能快遞柜確實是新事物,選址沒有統一的標準。同時,快遞柜進駐小區還需要實現運營的目標,所以需要選在方便投取、接電和人流量大的地方。
小區大門附近、通道旁、休閑廣場旁都是快遞柜常見的安裝點。這些地方多數人流有保障,而且不靠近單個的住戶。“選址是雙方一起商量,我們會和物業簽訂合同,其中會要求他們做好與業主的溝通協商工作,也會要求對選址進行公示。”
在經濟收益與合理選址之間目前仍主要靠物業把關選址位置,而物業本身也是快遞柜的合作方。
而相比物業管理的封閉式小區,快遞柜公司不太愿意進駐開放式小區。“沒有能負責的物業作為對接人,找到居委會的時候人家也不愿意辦。”上述快遞柜負責人說,像王官莊、二七新村等小區,快遞柜就還無法進駐。
選址不要求報規劃鼓勵開發商同步設計
快遞柜是互聯網時代的新產物,在設置時是否需要報規劃,是否有標準指導快遞柜設置?記者查詢發現,在2018年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國家標準《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中,居住街坊配套設施規劃建設控制要求的表C.0.3,郵件和快件送達設施在列,服務內容就提到智能快遞箱、智能信包箱等可接收郵件和快件的設施或場所。設置要求為應結合物業管理設施或在居住街坊內設置。不過,這一條并不是強制項。
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政策法規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智能快遞柜并不是建筑物,而且設置后還可能改變位置或撤走,所以并不在規劃要求審批的范圍內。不過,快遞柜并非不能設置,只要充分征得業主的同意,可以在小區內的合適位置選址。“可以結合物業管理設施或在小區設置。開發商在進行小區設計時,也可以為快遞柜等智能服務設備設計位置。不過,目前濟南的小區里還沒有在設計時就設置的。”
(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