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納入京津冀協同規劃,也沒有在區域中心城市最核心朋友圈。在這場全省都在打的“雙招雙引”硬仗中,聊城如何突圍?面對資金、人才、資源上的劣勢,三線城市在這場產業和人才爭奪戰中機會在哪里?

  市委書記親自帶隊赴京招商引資

  6月26日、27日,江北水城聊城在家門口展開了一次聲勢浩大的“雙招雙引”大會。

  這次大會共簽約92個項目,總投資額856億,涉及到深鋁加工、軸承產業、寵物食品等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其中兩個項目投資額過百億,3個項目投資額過50億。

  這只是聊城“雙招雙引”工作的一個階段性成果,聊城正在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心力和智慧,打一場“雙招雙引”的上甘嶺戰役。

  這是聊城市對各縣(市、區)委書記的明確要求:必須拿出抓經濟工作80%的精力抓“雙招雙引”。

  聊城市11個縣(市、區)的黨(工)委書記、縣(市、區)長(管委會主任)的雙招雙引考核成績,都直接計入綜合考核,定期曬成績單,考核排名后3位且沒有完成任務的,將被約談。

  書記和縣長“雙人組”,一人在家抓工作,另一人帶隊在外招商。作為“雙招雙引”的突擊隊長,重大活動親自參加、重要客商親自接洽、重大項目親自推動、重點問題親自解決。

  北京、上海、深圳是山東這一輪“雙招雙引”重點攻占高地。6月4日,聊城市委書記孫愛軍帶隊,在北京舉行“雙招雙引”活動,現場簽約6個合同項目、2個協議項目,簽約額205.9億元。聊城開發區也先后成立10個招商團組,開展外出招商36次。

  大項目連續3年新增財力全部獎勵給企業

  2018年,聊城市在全省“雙招雙引”考核中位列三等。

  青島、濟南、煙臺獲得一等,它們的加分項都拿到15分滿分。加分的主要指標就是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總部、投資過百億元的大項目和企業上市等。在這方面,聊城只拿了3分

  在“招才引智”得分上,聊城最大的“拉分項”是人才平臺載體。《2019年度(上半年)聊城市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顯示,目前聊城的主導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急需的正高級技術人才、博士、高級技師,以及外國專家,涉及全市43家企事業單位、108個崗位、207個人才需求。

  在招才引智,引進大項目和企業方面,聊城正想法設法進行突破。截至5月底,全市各縣(市、區)共上報引進中國500強企業項目15個。聊城正著力引進泰山產業領軍人才,今年申報7人,力爭在高端人才引進方面取得突破。在這次雙招雙引大會上,臨清、冠縣、高新區等共提報了6個人才平臺項目。

  聊城要想實現更大跨越,至少要用好以下幾招。

  “感情牌”要打。澳大利亞龍澤地產開放集團總經理馬連澤祖籍聊城開發區,這次是帶著項目前來,他很希望項目能對接成功,為家鄉的經濟發展盡點力。

  精準招商要搞。目前,聊城市規模以上企業不到1000家,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至1億元的企業群體缺乏。聊城市要求盯緊這類項目,力爭培育更多“隱形冠軍”、“瞪羚企業”。

  城鎮化紅利要吃。中交房地產在聊城東昌府區投資126億進行棚戶區改造項目;依文控股在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128億元建大運河假日世界項目。

  “政策牌”要打。6月,聊城最新發布“雙招雙引”激勵政策再次刷新底線——對新引進的符合山東省十強產業和聊城市九大產業集群的省域外項目獎勵,投資規模1億元以上且外來投資占比50%(境外投資項目外來投資占比10%)及以上的,連續3年新增財力全部獎勵給企業,第4年、第5年新增財力的一半獎勵給企業。

  產業優勢明顯,企業想把總部搬來

  在聊城市召開雙招雙引大會時,茌平縣也召開了雙招雙引暨鋁精深加工產業推介大會。有幾個值得關注的消息傳出:一是兩個院士工作站落戶茌平,二是一家位于上海的企業有意將總部遷到茌平。

  在全國百強縣位列第67位的茌平,如何撬動長三角?讀懂了這一點,就讀懂了聊城在“雙招雙引”的最大優勢。

  江北水城雙招雙引大會上,現場簽約了上海友升鋁業投資20億的高端鋁合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精深加工項目。2014年,茌平圍繞鋁深加工產業從上海引進友升鋁業,投資12億元的友升鋁業年產5萬噸高端鋁合金汽車零部件及汽車用鋁合金材料,給通用、寶馬、凱迪拉克、現代、路虎捷豹等配套原裝零部件。

  2018年2月,上海友升鋁業董事長羅世國向茌平縣政府表達了想將企業總部由上海遷至茌平的愿望。

  上海友升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茌平處在以濟南為中心的1小時經濟圈內,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最關鍵一點是,茌平鋁電產業優勢明顯,信發集團提供了豐富的鋁電等資源,帶動一大批企業在信發鋁電企業鏈上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產業聚集效應和規模優勢。

  現在,茌平正圍繞信發集團的產業優勢,規劃建設占地1400余畝、以汽車輕量化、高端鋁加工為方向的中國綠色智慧鋁精深加工產業園。為了這個園區建設,茌平可謂舉全縣之力——茌平專門成立園區建設指揮部,設立7個專業組,建立了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輪值、重大事項會商、政策保障等制度,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全力推進園區建設。

  工業基礎好,贏得院士青睞

  兩個院士工作站落戶茌平。一個是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費維揚院士,一個是北京科技大學葛昌純院士。其中費維揚院士長期從事化工分離科學和技術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今年5月,茌平專門赴北京走訪北京能源與環境協會,拜訪了兩位院士及其團隊。

  目前,信發集團與上述兩位院士合作建立工作站。那么,茌平為什么能把院士“搶”過來?

  “如果山東的產業能貢獻世界一流的科學技術問題,一流應用場景,同樣能吸引這些尖端人才過來搞研究。”山東省科學院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部部長襲著燕博士在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交流時說,這些高端人才有錢有地位,招才引智上的價格戰、政策戰對于他們而言并不是決定因素。山東工業基礎雄厚,以能源重化工為主,在這點上,廣東、江蘇沒法跟山東比。

  山東在這些領域能提供多種應用場景,能讓院士的科研成果迅速產業化,這是山東最突出的優勢,也是這些高端人才最看重中的。過去20年,信發已成為控股企業72家、總資產2100億的企業集團,對于這個領域的頂級專家具有足夠吸引力。

  6月17日,山東省創新驅動院士懇談會上,在能源化工新材料領域簽約項目最多,聚集了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北京化工大學等的院士團隊。

  “聊城傳統產業以重化工為主,傳統產業和重化工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5%,戰略新興產業不足15%。重化工占工業總量的69%,形成有色金屬、化工、紡織服裝、食品、醫療等傳統的八大主導產業。聊城現在正在培育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這4大戰略新興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此次雙招雙引大會上,聊城市副市長洪玉開誠布公地談到聊城工業現在的布局和發展方向。

  延伸閱讀:產業升級換代,附加值翻番

  現在,茌平正在打造總面積8.361平方公里的綠色化工園區,以信發集團的鋁電循環經濟產業鏈為依托,充分利用年產100萬噸電石、60萬噸燒堿等項目規模優勢,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大力發展氯堿化工產品、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及專用化學品、通用設備及塑料制造業4大產業,推動上下游關聯配套。

  正在建設的德鄆高速、即將開工的鄭濟高鐵依園而過,加上已有的濟聊高速,將茌平和濟南、鄭州這兩大區域中心城市快速連接。

  2019年3月,總投資2.99億的山東省中壓輸配電設備建設中心項目在茌平高新材料產業園開工,建成后將成為全省最大的中壓電力檢測基地,為山東乃至周邊省份的輸配電設備生產企業提供檢測技術服務。這個輸配電行業公共檢測技術平臺的建成,將會引入20余家中壓電器設備制造企業落戶,形成高低壓開關柜產業集群。

  茌平鋁電產業優勢明顯,并形成聚集效應。從最初的氧化鋁、電解鋁生產,到鋁棒、鋁桿、鋁門門窗型材初加工,到汽車、地鐵車廂、高鐵車體,航空航天領域的鋁合金材料、高端的鋁幕墻、藍寶石基板、陶瓷傳感器、陶瓷汽車制動材料、藥用鋁箔材料……茌平的鋁電及鋁加工產業鏈目前已衍生出12大類1800多種產品,這些最先進的結構材料、高純度鋁材料,使產業附加值一下提高了很多。

  總投資20億元的陽之光親水鋁箔項目,產品主要供格力、美的、海爾、海信等國內知名企業和松下、富士通、三星等。從電解鋁到親水鋁箔,增加值翻了8番,這個項目全部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0億,利稅1.5億元。

  同樣的產業聚集效應還發生在魯西化工身上。

  來自廣東東莞的神鷹集團,每年要采購魯西化工十幾萬噸聚酯產品,生產的高分子材料用于手機等消費電子類產品。這次大會上,神鷹集團想和魯西化工合作,準備一期投資1億在聊城市高新區設創新產業小鎮。

  神鷹集團副董事長鄧文輝說,神鷹集團決定在聊城高新區建產業園,看中的這里的是原材料優勢和成本優勢。廣東塑料企業很多,他希望與魯西化工合作,逐漸把廣東資源引過來,形成產業集聚,開發出更多的下游產品。

  合作達成后,神鷹集團將把技術、設備、人才帶到聊城,和魯西化工攜手發展。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 王尚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