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女子花二十萬買賣工業油想賺收益 結果,她卻把錢投進虛假交易平臺,血本無歸!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尉偉 通訊員 趙楊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尉偉 通訊員 趙楊

  聽信“好友”推薦,省城的劉女士通過一家網絡交易平臺投資二十萬購買期貨試圖獲利。誰想,這家網絡交易平臺卻是假的,不僅漲幅收益系后臺人為操控,就連向劉女士推薦的“好友”也是與假平臺一伙、代理公司人員假扮的。最終,劉女士的資金并未進入現實市場,而是流入了這家網絡虛假平臺及其代理公司的腰包。7月18日,記者從歷下公安反電信詐騙中心獲悉:日前,民警遠赴湖南破獲了這一詐騙團伙,抓獲嫌犯10人。    

  投資二十萬血本無歸    

  事情還得從2018年11月10日說起。當天,市民劉女士向歷下公安龍洞派出所報警稱:自己于網上投資的21萬元資金疑似被騙。    “劉女士用這些錢在一個名為‘江西源天’平臺上買賣工業油。”歷下公安反電詐中心教導員王亮告訴記者。原來,2018年7月,劉女士通過微信好友與一名成功人士王曙光相識,“王曙光自稱做一些玉石和期貨生意,最近在‘江西源天’平臺上買賣工業油已3年,每年能賺100多萬”。    見對方獲利頗豐,又聯想自己前期投資股票不順,劉女士就動了“跟王曙光一起投資期貨”的念頭。對此,王曙光不僅非常積極,還把“江西源天”平臺的客戶經理陳楠介紹給了劉女士。在兩人合力“推薦”下,劉女士于2018年8月初,在“江西源天”平臺開戶并轉入21萬元購買工業油。    起初,劉女士這21萬元在“江西源天”平臺上收益不錯,但很快又都賠了進去,還出現了本金無法退還的情況。意識到被騙后,劉女士連忙報警。        

  進入私人賬戶的投資款    

  接警后,歷下公安龍洞派出所、刑警大隊反詐中心、網警大隊立即成立專案組,聯合開展偵破工作。雖然案發時間和報案時間間隔近一個月,止付工作已無法進行,但民警通過細致工作發現:劉女士的投資款進入該平臺后立即轉入私人賬戶被取走。    “如果這個平臺是真的話,資金應該進入現實的期貨市場。”7月18日,歷下公安反電詐中心教導員王亮向記者“揭秘”:這也說明“江西源天”平臺系人為操作的假交易平臺,劉女士通過該平臺看到的交易都是虛假的,所謂的漲幅收益不過是后臺人為操縱的數字游戲,“他們最終目的是以虧損為名,將受害人的資金納為己有”。    

  果然,民警進一步調查發現:向劉女士推薦“江西源天”平臺的成功人士王曙光、平臺客戶經理陳楠都是由同一伙人假扮的。    

  案發后更名的投資公司    

  “他們都是長沙閩嘉投資咨詢公司的員工。”7月18日,歷下公安反電詐中心教導員王亮介紹:向劉女士自稱平臺客戶經理陳楠是該公司總監郭某假扮的,而成功人士王曙光實際上是郭某的組員周某。    

  7月3日,趕赴長沙的專案組民警雖然發現位于某寫字樓的“閩嘉投資咨詢公司”已改名為“湖南巨山文化傳媒”。但7月9日在長沙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專案組民警將嫌犯“總監”郭某抓獲后得知,這不過是該詐騙團伙的障眼法。        

  經查,嫌犯郭某今年28歲,湖南益陽人,在長沙閩嘉投資咨詢公司擔任總監,手下有10人的團隊。他們通過網絡找到了專門制作虛假投資交易平臺的公司,與之合伙行騙。該公司在詐騙了濟南受害人劉女士的21萬元后,迅速關閉了平臺,并更改了公司名稱,妄圖金蟬脫殼、逃避打擊。    

  先漲后跌的虛假平臺    

  根據嫌犯郭某的交代,專案組民警又相繼將長沙閩嘉投資咨詢公司的四個“老板”肖某、阮某、劉某、李某以及相關業務員抓獲,并繳獲作案手機和平板電腦約300部,電腦主機一臺,手機卡一宗,營銷策略話術一宗。    

  經查,肖某、阮某、劉某三人于2012年成立該投資咨詢公司。由于三人不懂相關業務,后又拉精通證券交易大盤的朋友李某以干股的形式入伙,招募員工忽悠投資人在其代理的網絡交易平臺開戶,買賣工業銀、工業油、白銀及貴金屬等。    

  “其實,這類平臺均為虛假交易,所顯示的大盤均為后臺人為操控漲跌。”7月18日,歷下公安反電詐中心教導員王亮說:為“套”住投資人,平臺后臺會操控投資人在平臺的資金先漲后跌。雖然投資人可以自行設置止損點,例如本金跌了30%以后可終止交易,將剩余本金贖回,但很多人為回本仍繼續交易,最終血本無歸,“投資人虧掉的錢,其實就是假平臺和投資公司賺到的錢”。    

  一家變四家的“投資公司”    

  據民警介紹,為逃避打擊、行騙成功,該團伙也是煞費苦心:公司向業務員配發手機、QQ號、微信號等,要求他們必須使用假身份,發動一切資源向不特定的群體交友,向有投資意向的人謊稱自己是成功人士,推銷公司代理的假平臺,再把組長假扮的平臺客戶經理推薦給投資人,協助其在假平臺開戶、投資。    

  “一旦受害人在假平臺投資、交易,這錢就很難贖回了。”7月18日,歷下公安反電詐中心教導員王亮介紹:像長沙閩嘉投資咨詢公司,四個老板中的某人會把自己的銀行卡綁定在代理的假平臺上。假平臺操控該公司發展的客戶跌停平倉后,就把客戶的錢按照約定的比例打入該公司綁定銀行卡。    

  民警說,因業務迅猛,長沙閩嘉投資咨詢公司由最初的30-40人,逐漸發展出三個分公司,總人數200余人。    

  開豪車置房產的“老板”    

  “每家公司有4-5個組(即團隊),每組5-10人,由一名組長(也稱總監)帶領。”7月18日,歷下公安反電詐中心教導員王亮說。經查,自2012年至2018年年底,四家公司先后代理過8個假平臺。    

  而詐騙所得的資金,起初假平臺拿大頭。但隨著平臺增多、警方打擊力度加大,代理商開始拿大頭。    

  “從假平臺分成后,小部分資金用于向發展客戶的小組及其業務員發放提成工資。”教導員王亮說。剩余的大部分詐騙資金都由四名老板分走了,“他們將詐騙的錢財大肆揮霍,每人名下均有長沙繁華地段的房產,并且還購買保時捷、路虎及奔馳等豪車,我們也依法進行了扣押”。   

  目前,歷下警方抓獲的10名犯罪嫌疑人中,8人被刑事拘留,2人取保候審,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審理中。       

  對此,歷下警方也提醒廣大市民:1、不要輕信網絡上的陌生人,去除腦子中的貪念,不要相信天上會掉餡餅。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對超高收益要保持戒心,不要被暫時的高利率迷惑雙眼,避免落入網絡投資理財詐騙陷阱。2、如果要理財,要選擇銀行及各大正規金融金鉤的理財軟件,自己選擇的平臺要多方查證,提高自我甄別能力。3、若發現自己被騙,要第一時間報警,尋求警方幫助,快速止付。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