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經濟“半年考”成績出爐。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26日)召開發布會公布: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41823.3億元,同比增長5.4%,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變、變中回暖的趨勢。

  “與全國走勢一樣,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陸萬明表示,上半年增長5.4%來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的結果,是堅持對生態環境標本兼治的結果,是大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結果。綜合分析,全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趨好的總基調沒有變。

  陸萬明指出,山東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在不斷提升。從主要經濟指標看,與人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就業、物價、消費、居民增收、生態環境等指標都表現良好,體現和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層次在提升、動力結構在優化、內在效能在改善。這為今后我省持續平穩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也為未來發展創造了更廣闊的空間。

  農業生產總體平穩。上半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3.4%。夏糧總產量達510.7億斤,增長3.3%;畝產425.3公斤,增長4.8%。畜牧、漁業生產有所波動,但總體依然較平穩。

  工業生產緩中趨穩。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比1月-5月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增長1.4%,扭轉了4月、5月連續兩個月下降的態勢。工業用電量自5月份以來出現企穩回升跡象,6月份當月增長10.8%,上半年累計增長1.7%。公路、水路、鐵路貨物周轉量分別增長5.6%和14.0%。二季度企業生產經營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25.2和123.0,均處于較為景氣區間。

  服務業拉動持續增強。上半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5%,占GDP比重達到50.7%,對GDP增長貢獻率為74.0%,拉動經濟增長4.0個百分點。1月-5月,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8.5%,十大門類行業中有9個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

  消費市場發展加快。上半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47.8億元,增長7.1%。消費升級步伐加快,限額以上可穿戴智能設備、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分別增長37.2%和122.4%。

  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三次產業投資構成為1.5:32.2:66.3,服務業投資比例提高8.7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快于制造業投資20.3個百分點,“四新”投資占比超過4成。補短板強弱項投資快速增加,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投資增長76.4%,鐵路、航空、道路運輸業投資分別增長57.1%、56.7%和30.5%。

  對外貿易好于預期。貨物貿易逆勢上揚,上半年,實現進出口9714.8億元,增長9.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1個百分點,快于全國5.3個百分點。外貿動力加速轉型,一般貿易出口占比為69.6%,高于加工貿易出口占比43.9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占比為37.3%,高于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占比18.4個百分點。

  金融市場運行穩健。6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8.37萬億元,增長11.3%;比年初增加5521.1億元,同比多增1282.6億元。融資規模大幅增長,逆周期調節的效果顯現。新增上市公司9家,創近年來新高;股票融資717.1億元,增長2.6倍。

  就業物價總體平穩。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65.3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59.3%。消費價格漲幅略有提高,受豬肉、鮮菜及鮮瓜果等漲幅較大影響,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4%,比1月-5月上升0.1個百分點。居民收入繼續穩步增加,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1149元和9905元,分別增長7.1%和8.0%。

  來源: 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