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8月15日訊 “國家能給他們送飯,咱就能給他們送湯。”三個灶臺、兩個碗架、一個簡易水池,在這間十平方的廚房里,李軍正忙著做飯煮粥。從淄博市桓臺縣防汛抗災(zāi)的第一天開始,李軍就決定停業(yè),轉(zhuǎn)而為安置點的群眾做飯,成了他給自己和妻子制定的一項特殊任務(wù)。

  李軍是一名退伍殘疾軍人,盡管只能依靠一條腿行走,并沒有讓他變得消極,反而讓他更加珍惜和善待每一個身邊的人。

  三個月前,56歲的李軍和妻子在鎮(zhèn)上開了一家快餐館。

  8月12號一早,李軍從顧客口中得知鄰村受災(zāi)嚴重,不少村民吃飯、喝熱水都成了問題。知道消息后,李軍便和家人商量起來,準備停業(yè),專心為受災(zāi)的鄉(xiāng)親做飯煲湯。

  “咱自己也經(jīng)歷過,一看到他們受了難,心里難受,就想幫。”以前沒受傷的時候,遇到災(zāi)情,李軍總是第一個報名支援前線,現(xiàn)在受傷了,也不愿意一直在家待著。“隔得這么近,干不了別的,給他們送個飯,盡點微薄之力”,李軍說。

  “下午做了豆腐湯,晚上送過去的。”這幾天,李軍夫婦每天凌晨兩點就早早爬起來,包包子,燒小米粥,五點多鐘送到安置點。

  “政府照顧我這么多,我也得替政府盡一份力。”中午,李軍特地準備了西紅柿雞蛋湯,他告訴記者,因為安置點的老年人比較多,再加上天氣潮濕,做一點酸甜的湯更可口一些。

  “舍小家,才能保大家,這點事沒啥。”李軍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每當社會上有這災(zāi)情那困難,他家都不含糊,“以前,我在廠里捐,對象在家里捐,孩子在學(xué)校也捐。俺一家捐四個人的。不管哪里有什么困難,俺都捐。”

  閃電新聞記者 劉暢 朱志翔 耿琰 周超 孫凱旋 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