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小區大門與交通主干道之間往往會有一段連接通道。主干道停車會被扣分罰錢,小區停車又不對外開放。于是,小區門口的連接道路便成了“香餑餑”,眾多車主抱著“反正交警不貼條”的僥幸心理紛紛將車將堵在小區門口。

  月租300、剩850個車位可租,卻還是扎堆停門口

  “我們小區西門附近,每天都會人在這停放私家車,晚上尤為嚴重,影響車輛進出。”匡山琪鑫苑小區居民王先生說,選擇在小區門口停車的一般都是租客或者其他相鄰小區的居民,因為車停此處既沒人管,也不收費,所以停車的人就越來越多。

  記者了解到,興濟河東路附近多老舊小區,僅匡山小區便近百棟樓,而可供停車的區域卻十分有限。于是,業主們選擇將車停在了路邊,這讓原本就只能單向行駛馬路變得格外擁擠,再加上緊挨著小區出入口,很容易就發生剮蹭。

  中海國際社區B4地塊御峰官邸的東門口也是如此,下班高峰期一到,這里就變成了天然停車場。“從去年我搬過來就已經這樣了,晚上停的車直接就把出入口堵住了,進出很不方便。”業主趙女士說,之前就有投訴過這件事,沒想到現在越來越嚴重了。

  封閉式小區如此,開放式小區更是“慘不忍睹”。以解放東路的眼鏡廠宿舍為例,小區入門口有很多車輛停在路邊,包括小區的胡同里也停了一排車。原本能錯開兩輛車的巷子,如今只能允許一輛車小心翼翼才能通行。“沒劃車位也沒人管,有空就直接停下。”宿舍保安說。

  車位不足、無處可停,尚可理解;但有的車主確實心存僥幸、不愿花錢而故意而為。“我們小區車位充足,一個月300元的租金,可有的業主心疼花錢,就是不辦理。”琪鑫苑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介紹,為方便停車,小區有300余個地上車位、1200個地下車位,而如今還剩余850個車位。

  同樣的,距離眼鏡廠宿舍50米處有一個小型公共停車場,能容納20余輛車,但與周邊街巷見縫插針地停車情況相比,這里卻可門可羅雀,僅停放了4輛車。“都圖省錢、圖方便,可卻忽略了公共秩序。”業主陳女士嘆道。

  治理門前亂停車,一墻之隔的倆小區“殊途同歸”

  類似的問題曾困擾這香墅里小區。該小區位于漿水泉路南段東側,小區依山而建,正門入口處與漿水泉路尚有500米遠的上坡路。該處餐飲、購物、休閑娛樂產業相對較旺,對于停車位資源稀缺的漿水泉路,這條上坡路一度成為一條“黃金道路”。

  來此娛樂消費的市民停車得到便利,但卻一度給香墅里小區的業主帶來的極大不便。“幸虧交警接管了,不然現在還那么亂。”業主張女士介紹,這條路亂停車的現象確實讓小區業主們頭疼不已,“明明是兩車道,但路南總是停滿了車,占用著消防通道;而且它是一個大陡坡,進出的車輛會車時十分麻煩,經常發生剮蹭事故。”

  為此,張女士等業主們也曾多次向小區物業、交警部門反映,但“物業說管不了社會車輛,交警又認為此處不是市政道路”,事情就這樣拖到了2017年。

  2017年5月,濟南市公布新增50條禁停路段,香墅里小區門前道路停車問題出現轉機。“自從交警開始在這條小道上貼違停罰單,道路立刻變通暢了!”事實確如張女士所說,21日上午,記者看到:這條上坡路沒有停放任何車輛,秩序井然,道路南側也已規劃出消防通道,配有專門的消防柵欄。 

  相對于小區入門道路交由交警部門負責的辦法,與其一墻之隔的洪山景苑小區則是通過在入門道路口設置停車欄桿的做法,則杜絕亂停車的現象。與香墅里小區類似,洪山景苑小區的入門口距離漿水泉路也有500米遠,但該段道路西口已設置上停車欄桿,并立起“外來車輛,計時收費”的提示牌;遠遠望去,整條道路上秩序良好,沒有任何車輛違停在路邊。

  “設欄桿之前,我們這條路也是這樣。”該小區業主李先生說,此前香墅里小區進門道路的現象在自己小區也是類似,“不過我們這條道路是小區內部道路,物業設了門禁之后,管理相對規范了很多。”

  用了不到一個月,停車欄桿就被人為破壞 

  比起上述倆小區,西苑小區的業主們則沒那么幸運。西苑小區業主蘇先生反映:為改善老舊小區停車難的問題,小區去年年底安裝了停車設備,可運行不足一個月,就被無端廢棄。“停車管理剛有了點秩序,現在又成了以前的一團糟了。”不光錢打了水漂,蘇先生更對小區未來停車管理問題而發愁。

  作為一個開放式小區,停車難的問題在西苑小區歷來存在。直到2017年12月,為了解決該問題,西苑社區居委會與天橋區停車辦聯合,對小區的停車位進行了規劃并安裝上了起落桿等停車設備,不再像以前那樣車輛隨意進入小區,問題才得以緩解。 

  可令其意外的是,停車難的情況剛好轉20多天,小區入口處的停車欄桿卻被拆除了,停車監控攝像頭等設備也因此閑置,“好了不到一個月,又成了老樣子”。業主蘇先生說。

  21日,記者來到西苑小區。該小區共分5個區,5個區的停車情況大致相同,盡管通往小區內的西苑中路、西苑南路等多條主干道上已劃了密密麻麻的停車位,但遠遠不夠,道路兩邊的車輛停得滿滿當當,連人行道、消防通道邊上也停著不少車輛。

  “去年在天橋區停車辦在西苑小區內安裝的四處道閘被破壞,已報案,正在等待公安部門處理結果,目前為維護現場,并未進行變動。”天橋區藥山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介紹,小區內有700多輛車,但實際上,小區里只能劃出不到400個車位。車位需求量大,而現有車位不足以滿足全部居民的需求,以及其他多方面原因等,導致部分居民對于停車辦的管理工作不滿。

  勸阻往往無力,街道辦希望交警部門接管

  “這還要看該條道路的管理權歸屬于哪個部門。”針對小區門口亂停車問題,黨家街道辦事處城管科工作人員表示:通常情況下,在小區門外四五十米的輻射范圍內有人停車,如果影響到居民的正常通行,會由小區保安進行管理;如果是市政道路,則歸交警管理;如不屬于市政道路的地段,交警無法張貼罰單的情況,城管部門會去勸阻離開;而對于開放式小區,沒有物業的情況下則由居委會管理。

  該工作人員介紹:受限于個人經濟實力,御峰官邸小區的不少業主并未購買車位,而選擇將車放在了路邊。目前,鑒于該條道路并未劃歸于交警部門,而由黨家街道辦負責管理。

  “反反復復,時好時壞。”該工作人員稱:城管部門曾多次去現場查看管理,但由于車輛流動性大、反復性大,而難以監管。“現在沒有什么硬性規定,業主不想購買車位,也不屬于市政道路,所以只能以勸阻為主。”

  勸阻往往無力、設置欄桿得不到業主認可,在此情況下,求助于交警部門往往成為街道辦、居委會的“最后稻草”。

  西苑社區居委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西苑小區現有區民政局命名的市政道路六條,包括西苑中路、西苑北路、西苑南路等,但由于種種原因,至今尚未列入交警部門管理系統,“我們也希望交警部門盡快將西苑小區內的市政道路劃入交警管理系統,以加強對西苑小區停車問題的管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杰 見習記者 趙卓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