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立全濟南市首家“諾獎工作站”,天橋區將打造科技創新示范區
近年來,濟南市天橋區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去年還入圍了“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那么天橋區在科創中心建設工作中做了哪些工作以及下一步會有哪些工作舉措呢?

天橋區副區長韓利師介紹說,科技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的源泉,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重視科技創新就是重視發展。近年來,天橋區以打造科技創新示范區為目標,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2018年10月,被評為“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天橋區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健全機制保障,優化科創服務職能。對全區141家重點院所企業實行區級領導包掛,制定出臺《天橋區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科技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惠企政策,累計給予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和人才等項目6000多萬元扶持資金,助推科技創新。
二是集聚高端人才,凸顯智力引領支撐。在全市率先啟動《實施新舊動能轉換人才支撐計劃》(黃金12條)、《人才公寓定向配租管理制度》,激發各類人才到天橋干事創業的熱情和信心。建立全市首家“諾獎工作站”,新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5家、博士后創新實踐工作站3家,全區高層次人才超5000人,為天橋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三是培育高企發展,助力新舊動能轉換。通過舉辦專題培訓、邀請專家為企業一對一指導、面對面答疑等方式,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量。現有高新技術企業104家,是2015年的3倍;市級以上科技研發機構增至66家;濟南鑫茂齊魯科技城獲批國家級科技孵化器、濟南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獲國家級備案,全區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共有14家。2019年,天橋區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區”榮譽稱號。
四是搭建交易平臺,促進成果轉移轉化。充分挖掘區內15家高校院所、66家科技研發機構潛力,先后成立“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交通產業中心”、“齊魯軌交路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取得新突破,近三年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37.77億元。
韓利師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天橋區將以“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為動力,圍繞區域產業和資源特色,不斷加大科技創新主體培育力度,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培養、引進、聚集高層次領軍人才,以建設“科研院所創新示范新區”為目標,著力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高層次人才集聚的科技創新高地,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戚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