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一九旬老人在家行走時不慎摔倒,右肘關節粉碎性骨折,醫院采取“閉合復位”的方式,憑借醫生的手感給予治療。老人日前順利康復,生活完全自理。

5月20日晚飯后,膠州市92歲高齡的市民王女士在家中行走時不慎摔倒,疼痛難忍,活動不能。家人立即陪同其來到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急診科就診,鑒于老人年齡太大,脊柱創傷外科主治醫生高玉盛為其進行了會診。經過檢查,老人被確診為右肘關節粉碎性骨折。
怎么辦?這個難題擺在了脊柱創傷外科全體醫師面前。據醫生介紹,如果是年輕人受傷,這個問題相對簡單得多,類似的手術每年都要做幾百例。但是這是一位92歲高齡老人,如果說骨折是對她身體的第一次打擊,如若手術放鋼板將是第二次打擊——因為手術失血量將達到300ml—400ml,老人能不能承受的住都是一個未知數。
當然,還有第二種方案——閉合復位。就是為老人麻醉后,在射線的投影下看清骨折部位,憑借醫生的手感給予閉合復位,打入克氏釘固定。該治療方案創傷小,花費少,術中失血量近乎為零。但是,骨質疏松患者克氏針固定后把持力差(如同在朽木上釘釘子)。幸運的是,家屬全然信任醫院的提議。
于是,手術在5月21日如期開展。除去麻醉時間,純手術時間總共用時30分鐘,復位、固定,一氣呵成。手術醫生全程陪伴,一直用手扶著老人胳膊,協助維持骨折斷端穩定性,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手術非常成功。目前,王女士已可自行持筷吃飯,生活已完全自理。8月28日,老人家屬專程到脊柱外科表示了感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震 通訊員 莊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