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新浪之筆,講山東故事 △

  作者 | 問遠  設計 | 劉蒙蒙

  來源 | 新浪山東頭條(ID:xlsdly)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以瓷器聞名于世的中國,誕生了許多知名的瓷都——江西景德鎮、福建泉州市德化縣、湖南醴陵市,北方的瓷都在哪?

  淄博即是其一,且其境內博山所產琉璃一直是珍品。

  清·孫廷銓《顏山雜記》記載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詔令內務府造辦處設立玻璃廠后,每年召博山琉璃工匠赴京服役,博山琉璃技藝遂流傳北京。當時博山西冶街的城門上有“珍珠瑪瑙翠,琥珀琉璃街”十個大字,很能說明博山琉璃的特色和當時玻璃業的盛況。

  時過境遷,在新中國成立后,作為新型工業城市的淄博,曾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有著驕傲的發展成績,有一批以齊魯石化公司、山東鋁業、新華制藥、淄博煤礦為代表的極具競爭力公司企業。

  與此同時,淄博陶瓷和琉璃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其中新石器末期的蛋殼陶、宋代問世的“雨點釉”和“茶葉末釉”,至今仍被各國視為珍品。

  △[這就是淄博·陶韻篇]

  中共淄博市委宣傳部、新浪山東聯合出品

  北方瓷都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鎮產青白瓷質地優良,遂以皇帝年號為名置景德鎮,沿用至今,不同于景德鎮青白瓷,淄博陶瓷在美術陶瓷的生產方面,不論在造型和裝飾上都具有較高的水平。

  此外,淄博的園林陶瓷,設計新穎、新奇美觀,為中國園林藝術添色不少。

  需要指出的是淄博陶瓷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后李文化時期,清初康、雍、乾三代,淄博陶瓷業迅速發展,博山成為山東陶瓷的集中產地和銷售中心,以“瓷城”聞名遐邇。新中國成立后,淄博逐步發展為我國五大陶瓷產區之一

  △淄博陶瓷琉璃國藝館

  只是,瓷器的美觀遠概述不了淄博陶瓷的魅力所在,革新,讓“淄博陶瓷”在歷史煙云的熏陶之下,更加璀璨多彩。

  建國后,淄博美術陶瓷在我國傳統陶瓷藝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逐漸形成了造型古樸、裝飾新穎,色彩絢麗的獨特風格。

  在釉色的研究方面,恢復了早已失傳的“雨點釉”、“茶葉米釉”和“云霞釉”,還創造了新的“紅金晶釉”、“雞血紅釉”、“金星釉”和幾十種黑釉系窯變花釉,解決了自古以來烏金釉陶器不能配以彩繪的難題,特別是首創立粉裝飾畫法,為陶瓷裝飾開拓了新的境界。

  除了在美術陶瓷,淄博的建陶與日用陶瓷在國內占據重要地位,在20世紀90年代,從陶瓷工人的工資水平可窺探淄博陶瓷火爆的程度。1987年,一位高中畢業的陶瓷工人,收入可達480元,而那個年代,全國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資不過100元。

  改革開放以來,淄博相繼研制出了滑石瓷、高石英瓷、魯光瓷、精炻器、合成骨瓷,推出了以“中華龍國宴瓷”為代表的日用陶瓷,獨特的藝術雕刻,大流動的格局(以中國財富陶瓷城、淄川建材城、中國科技陶瓷城為代表),都表明了淄博陶瓷自我革新的力量。

  然而,淄博陶瓷“革新”的步伐未曾停止。進入21世紀,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 中國(淄博)新材料技術論壇近20年的連續舉辦,讓淄博陶瓷從歷史云煙中,華麗轉身而 出,從大眾視野之中,站到了世界陶瓷舞臺的中央,“淄博陶瓷 當代國窯”漸入人心。

  厚重工業史

  每個城市的綿延,伴隨著各種產業的發展,對于淄博而言,陶瓷只是其中一種。

  資源型城市(再生型城市)和全國老工業基地、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在描述中淄博的另一面——工業高度發展的城市。

  1945—1953年,這里曾設立“淄博特區”“淄博工礦特區”“淄博專區”,這些特區、 專區的設立也標注了淄博在中國工業化進程中重要地位。1954年,省轄淄博市設立,成 為新中國成立后山東第三座省轄市(地級市)。

  實際而言,淄博工業長足發展乃至陶瓷業的出現很重要原因是依賴當地的獨特資源。

  同樣是“瓷都”,景德鎮蓋因其周邊發現的高嶺土,而淄博鎵礦、陶粒用黏土等礦產的保有資源儲量充足,鐵礦、鋁土礦及石灰巖、耐火黏土等礦產在山東全省具有明顯優勢。

  △淄博古代陶瓷運輸復原圖

  石油、煤、天然氣屬于化石燃料,其中煤被譽為工業的糧食,石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淄博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境內已探明的就有高青油田、金家油田、花溝氣田等。

  煤礦、鐵礦、鋁土礦、耐火黏土等重要礦產多集中分布在淄博中部地區,礦產聚集度較高。保有資源儲量占全省同類礦產資源儲量10%以上的礦種達11種。

  這讓淄博在和平環境內能迅速發展。數據顯示,1978——2007年,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8.8%。

  而到了2017年,淄博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059.6億元,比2016年增長4.1%;2018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1.1%,利潤增長22.5%。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淄博工業經濟總量超過萬億元,成為全國第16個工業經濟總量過萬億的城市,目前淄博主導產業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機電、醫藥、紡織、建材、信息產業及新材料最具代表性,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醫藥生產基地和建材產區。

  另外,淄博設有山東省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齊魯股權交易中心),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屬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淄博市張店區為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

  △淄博1954陶瓷文化創意園

  只是,數字的背后掩蓋不住身處在轉型十字路口的淄博。

  近些年無論是同處省內的資源型兄弟城市棗莊、東營還是傳統資源大省山西、黑龍江,均是采取了減少對資源的依賴轉型發展,這不僅僅是為了減少“資源詛咒”對發展的“攔路”,也是為了還子孫青山綠水。

  遠離“污”的高新輕綠

  從1998年最后一天到1999年的最初7天里,中國環境報連續3次以重要的版面,報道了淄博市抓環保工作的事跡,整治污染、調整產業發展成為淄博的長期工作

  與此同時,陶瓷業也面臨發展的重要轉型期。

  彼時,陶瓷行業是一個暴富的“地帶”,很多人都想進入陶瓷行業“淘金”。淄博也因此在不斷建立陶瓷生產線。淄博陶瓷市場上一個兩三百平方的瓷磚批發檔口就可以從銀行貸出幾百萬。

  △淄博陶瓷園藝館館藏部分展品

  只是,在大規模化生產,尋求陶瓷產品附加值過程中,淄博陶瓷企業忽略了對陶瓷品質的 追求、淄博品牌的構建。同時,作為高能耗的行業,淄博陶瓷不得不面對淄博的重拳治污 與工業調整。

  淄博陶瓷業,迎來了“至暗時刻”。只是,在大規模化生產,尋求陶瓷產品附加值過程中,淄博陶瓷企業忽略了對陶瓷品質的 追求、淄博品牌的構建。同時,作為高能耗的行業,淄博陶瓷不得不面對淄博的重拳治污 與工業調整。

  經過梳理發現,淄博在2008年年初就部署了該年第一次環保專項行動,對676家污染治理重點企業進行了逐一排查,重點解決粉塵、煙塵、揚塵以及含酚廢水和化工異味污染等幾大突出問題。

  就在這一次環保行動中,淄博對265家建陶企業、71家輕質碳酸鈣企業、340家化工企業進行限期整治,對排放有毒、有害、惡臭氣體和排放煙塵、粉塵嚴重超標等5類環境違法行為實施“頂格處罰”。

  如此大的整改力度,上述僅是第一次,僅在2008年,就有4次環保專項活動。

  2018年11月淄博市出臺《關于印發淄博市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明確嚴控“兩高”行業產能,加快推進排污許可管理,提出2018年12月底前,完成陶瓷、有色金屬(再生金屬)等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

  隨著對污的治理和對環境保護的進一步加大,淄博工業發展不再以“舊船票”登發展大船。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點出了淄博目前發展方向。

  ——以只爭朝夕的干勁,奮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面對艱巨繁重的轉型發展任務和不斷加劇的區域競爭態勢,大力強化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責任感,牢牢把握以“四新”促“四化”,聚焦做好“高新輕綠”四篇文章,聚力培植“四強”產業,加快構建“753”現代產業體系。

  △ 淄博沂源風光

  新舊動能轉換的同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以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統領,著力推進“兩城一谷”建設,組織實施山東理工大學科技園等80個校城融合發展項目,加快建設科學城科創中心、MEMS產業創新園、齊魯新材料中試基地等研發創新平臺……

  9月2日,第十八屆中國(淄博)新材料技術論壇暨國際科技成果招商洽談會在山東淄博拉開帷幕,自2002年以來,新材料技術論壇系列活動已在淄博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七屆,產學研合作成效突出,在新材料論壇的助推下,“新材料名都”已成為淄博一張亮眼的名片。

  擦亮淄博名片

  工匠來八方, 器成天下走。陶業活多人, 業不與時偶。

  淄博的陶瓷與工業發展息息相關,工業轉型帶來的不僅僅是對傳統產能的轉換,其對“蒙眼裸奔”的陶瓷也無疑也是一種轉機。

  之前的重拳治污,其實就是給陶瓷業敲響了警鐘。

  中國建材流通協會經銷商專委會秘書長李作奇就提到,未來,淄博陶瓷只有在品牌建設上下功夫,才能將產品的附加值提上去,也才能向外界展示一個新的充滿活力的淄博建陶產區。

  實際早在2016年8月,淄博市召開建陶企業轉型升級工作會議,強調“堅決打贏建陶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著力推動建陶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努力建設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中國陶琉之都”。

  2016年9月,淄博市召開建陶行業精準轉調動員部署會,會議公布了《淄博市建陶行業精準轉調工作方案》,提出,2016年年底之前,所有就地提升改造建陶企業全面完成改造任務,搬遷入園企業開工建設,關停淘汰企業實現市場出清。

  △淄博高新區(夜景)

  不斷疊加的政策,雖然在短時期內限制了淄博陶瓷行業的規模效益,但從長遠來看,作為傳統行業的陶瓷,已經過了過度追求規模的時代,淄博施政者順勢而為,助力陶瓷業向高端化、品質化轉型,可謂恰逢其時。

  以華光陶瓷為例。多年以來通過大膽的嘗試和有力的探索,將歷史文化的精髓積淀在了充滿生命力的陶瓷上,其推出的“華青瓷”在2018年上合青島峰會驚艷亮相,將經典的國粹文化創新傳承到世界。

  △亮相上合青島峰會的華青瓷

  時過境遷,陶瓷歸來。陶瓷,因淄博而涅槃;淄博,因陶瓷而璀璨。

  作為本屆陶博會分會場的中國(淄博)陶瓷總部基地,已組合成完整產業鏈的平臺,新產品發布區、創意設計區、會議中心、各種沙龍、論壇舉辦地等多功能于一體,將成為優化升級山東陶瓷產業、創新提升企業品牌附加值的前沿陣地。

  而如今,伴隨高質量發展,新材料產業的推進,淄博也迎來新的發展。

  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表示,新材料產業是先導性、前沿性、戰略性產業,也是淄博聚力打造的“四強”產業之一,在綠色環保制冷劑、高品質高性能陶瓷、稀土新材料等領域具有良好發展基礎和前景。

  隨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國家首批星火技術密集區、新材料名都等落戶與入選,淄博,又會有哪些亮麗的名片呢?

  △[這就是淄博!炫彩篇]

  中共淄博市委宣傳部、新浪山東聯合出品

  編輯 | 胖虎  審校| 寒江客

  圖片綜合淄博發布、海豹新聞等

  ? 新浪山東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