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平陰從“三城同建”到“五城同建”,未來還要下“繡花功夫”
29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這幾年,平陰的城市建設有了明顯變化,錦東新區已經越來越成熟,云翠新區的建設也明顯加快,還有錦水河水系的治理、云翠大街、東外環的建設,都給平陰縣城帶來亮點。城市發展,是三分建、七分管,各級政府也明顯加大了對城市治理的投入和考核。
平陰縣副縣長張海軍說,非常感謝記者對平陰城市發展的肯定。在很多外地人眼中,平陰是處于省會濟南的遠郊縣、精致小城,縣內山、河、湖、泉齊聚,頗具“小泉城的味道”。
近年來平陰縣始終堅持“山水園林城、省城后花園”目標定位,省級園林城市的成功創建更是讓縣城的市容、市貌、品質、內涵有了明顯提升,一座生態、活力、宜居之城正乘勢而起。
特別是最近幾年,平陰縣由“三城同建”演變為中部老城、東部新城、錦東新區、云翠新區、濱湖新區“五城同建”;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實施了一河、一湖、一街、一路建設提升工程。
一河,即錦水河水系綜合治理,一湖,即黃河玫瑰湖國家濕地,一街,即貫通東西的云翠大街,一路,即縣城東、西、北三個方向的外環路,發展框架不斷拉伸,發展空間要素加速聚集,為縣城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注入了活力。
城市發展離不開城市管理,要力求用繡花功夫、繡花精神經營好、管理好城市,力求讓百姓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自豪感和獲得感。
如何做好城市管理,必須要精準定位。堅持“山水園林城,省城后花園”目標定位,科學謀劃、統籌布局、錯位發展、產城融合,著力打造品質、生態、活力、文化、智慧之城。
定位好了,就得精心規劃。超前規劃,高起點、高標準做精做優做細城市設計,注重多規合一,樹立循環理念,疏通城市肌理,為城市發展打基礎、留空間、續好力。
規劃有了,就開始精致建設。樹立精品意識,在住房上推新品、環境上提品質,加速補齊短板、加快棚改舊改、加速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形象,提升綜合承載能力。
一旦建成,就要精細管理。堅持“問題”導向、樹立“繡花”理念,借好城市管理綜合考評這一“總抓手”、借助品質十大提升行動這一“助推器”,打通社區管理最后一公里,加快實現城市管理網格化、精細化。
最后就需要精于運營。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做好棚戶區拆遷地塊、片區改造地塊的策劃包裝,運用市場化的手段,持續招大引強,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城市建設。樹立算賬意識,讓土地發揮出最大效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