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好“店小二”!濟南首次召開民營經濟發展大會,釋放了哪些信號

  11日上午,濟南市召開了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為民營經濟發展專門開大會這在濟南還是第一次。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在會上說,濟南要在打造清親政商關系上成為典范城市,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干部都要到民營企業中去,當好店小二。

  民營企業家前排就座

  書記為他們點贊

  11日,濟南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召開,參會的有民營企業、濟南各級黨政機關負責人,會上50家優秀本土民營企業得到表彰,并在會場前排中間位置就坐。獲評動能轉換十佳民營企業的濟南瑞泉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于衛國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大會。專門召開民營經濟發展大會,這在濟南還是第一次。

  會上5位優秀民營企業家代表上臺發言,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說,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就是為民營企業家搭建一個講好民營企業發展故事、做自我推介,促進互相學習的平臺,每年都要召開一次。

  此次表彰的是突出貢獻十佳民營企業、創業發展十佳民營企業、動能轉換十佳民營企業、鄉村振興十佳民營企業、開放引領十佳民營企業,從表彰的名頭看,正如王忠林所說,改革開放41年以來,濟南的民營經濟經歷了一個從家門口擺地攤到互聯網創業,從個體工商業戶到股份制企業,從家庭作坊到隱形冠軍的發展歷史,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微不足道到遍半壁江山的歷史性飛躍。

  目前濟南全市民營市場主體總量已經達到105萬戶,占全市市場主體總量97%以上,貢獻了全市近40%的GDP,6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近90%的城鎮勞動就業。濟南市73家隱形冠軍企業中,民營企業占72家;46家瞪羚企業中民營企業占了44家,有10家民營企業被省工信廳認定為獨角獸和準獨角獸企業。王忠林說,濟南民營企業家,勇立潮頭,銳意進取,成功詮釋了新時代濟南的儒商精神。

  王忠林在講話時,點名表揚了十多家濟南民營企業中的優秀企業,對他們所取得的成績如數家珍。獲評突出貢獻十佳民營企業的濟南達利食品有限公司經理許偉說,這樣的一個榮譽對企業來說是來自政府的肯定,也是企業發展實力的很好的說明。

  成立十大產業聯盟

  走向“高大上”發展路上濟南沒有忘記民營企業

  不過,濟南的民營企業發展仍有明顯短板。王忠林說,濟南民營經濟的體量塊頭還不夠大。2008年全市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達到36.1%,遠低于全國,與先進城市比差距更大,而杭州的民營經濟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60%多。

  民營經濟個頭還比較小,存在群山綿綿,但高峰不多的狀況。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山東有61家上榜,而濟南只有3家。2019年山東企業百強中,濟南只有5家上榜民營企業。民營企業中營收過50億的只有9家,過百億的只有5家,個頭和規模還不夠大。

  此外,民營經濟的發展質量還不夠高,有創新性、支撐性的民營企業數量還不夠多。在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經濟總量比重還比較低。龍頭企業的發展中,對濟南當地的配套企業影響還不夠深,還沒有形成產業集群發展,產業鏈還不夠長。比如重汽集團,濟南本地企業提供的配件占比不到40%,很多配建來自外地企業。同時,民營企業品牌的競爭力還不夠強,像華為、浪潮、阿里巴巴這樣在全國叫得響的民營企業品牌還比較缺乏。在民營經濟的發展時,濟南10區2縣還存在不平衡的問題。

  “這些短板不可忽視,必須正視問題,認真加以解決。”王忠林說。此次大會上,濟南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聯盟成立,這些聯盟包括濟南市準獨角獸企業聯盟、濟南市生物醫藥產業聯盟、濟南市新材料產業聯盟、濟南市大數據產業聯盟、濟南市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聯盟、濟南市環保產業聯盟、濟南市金融產業聯盟、濟南市文創與旅游產業聯盟、濟南市創新平臺與科技服務產業聯盟、濟南市智慧社區服務產業聯盟。這些聯盟緊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發展,聚焦濟南重點發展的十大千億產業,更重要的是,聯盟的形式有助于民營企業朝著產業集聚和延伸產業鏈條的方向做大做強。

  “遍訪民企”

  做有眼力見、手中有招兒的店小二

  王忠林說,目前民營企業發展的“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在濟南的民營企業發展中也存在,這些民營企業遇到的難題不容忽視。

  “近年圍繞經濟發展、民營企業發展,濟南出臺的政策確實不少,但這些政策,民營企業家、民營企業感受不是那么深,獲得感不那么強,究其原因,就是這些政策沒有完全落實落地,有些政策就成了抽屜政策,成了好看不好吃的政策。”王忠林說。

  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要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但是在落實過程中還沒有完全達到。王忠林說,比如工程招投標民營企業很可能被“玻璃門擋”在外面。招投標過程中,還可能出現民營企業賠錢投標。于衛國對此深有感觸,他說,想要讓民營企業得到發展壯大,最重要的就是打造出有利于民營企業發展的沃土和環境,不只讓大企業更強,更要讓中小微企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會上還印發了《關于開展“遍訪民企”服務活動的實施方案》,從10月中旬開始,濟南市級領導帶頭,市直部門、區縣、鎮街各級干部全覆蓋,將遍訪全市所有105萬個民營市場主體。利用2個月時間,摸實情、送溫暖、聽意見、解難題、強本領

  進一步打造“金牌”營商環境。

  王忠林說,“遍訪民企”就是要求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干部都要到企業去。但不是去干擾企業經營活動,而是要了解企業需要解決什么問題。“能解決的幫企業解決,解決不了的反映到黨委政府來解決。”王忠林說,政府要給企業當依靠,企業越難的時候,越要和企業站在一起,不能不管不問。濟南要打造清親政商關系的典范城市。

  王忠林說,目前濟南確實存在不愿親、不敢親、不會親的問題。有的黨政機關領導怕和民營企業接觸后就不清了,干脆就不親了。有的高高在上遠離民企,隔山打虎,聽聲不見影。這些都不利于了解民營企業的困難,很難讓好政策落地。

  “一個不重視民營經濟發展的領導干部就是一個不稱職的干部。”王忠林說,下一步濟南在民營企業經濟發展上,要把構建清親的政商關系作為重要的環節來對待,堅決不做旁觀者、局外人,建立全員都是服務員,人人都是店小二的發展理念。

  王忠林說,民營經濟不是哪一個部門、哪一個系統的事,而是全市上下共同的責任。王忠林要求,各級各部門都要主動參與,積極投入,形成人人爭當店小二的濃厚氛圍。

  “要當好店小二,首先要有責。”王忠林提醒,政府各級各部門的工作人員要牢記這個身份,擺正自己的位置,別看不起民營企業,也別歧視民營企業,而要主動服務。

  “眼里要有活,當店小二眼里得處處留心,不能老等著企業來找你,你要經常到企業去走一走,看企業有什么困難。”王忠林說,服務民營企業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根據企業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政策分類,送政策有針對性。

  “上門服務要手上有招。”王忠林說,解決民營企業的困難要有招數,不能聽完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而要研究有什么辦法來幫助解決困難。

  “當好店小二,要雷厲風行,快干實干。能當天解決的事,就當天解決,不要拖拖拉拉。本來可以解決到100分的不要解決到99分。”王忠林說,只有熱心為民營企業服務,民營企業才能真正發展起來,真正長大起來,真正強壯起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