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李莊村展現出“江北水鄉”的新風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房體朔 攝
清澈的小橋流水、寬敞整潔的街道、濃縮記憶的民俗館、賞心悅目的彩繪墻……9月28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走進濟寧市任城區喻屯鎮大李莊村,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村居圖景映入眼簾。作為山東省第二批美麗村居建設省級試點村之一,大李莊村在進行村莊美化、綠化、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建成村史館、漁家記憶館、軍屯文化館等景點,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亮點。
家門口打散工
每月能掙三千多
“以前村東頭的坑里都是臭水,現在的風景和從前比較真是大有改變。”大李莊村民李紅梅說,“如今我們這里的環境不比城里差。”
今年40多歲的李紅梅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由于照顧孩子上學,她沒有選擇外出工作,但在李紅梅心里盤算了一筆賬。自從村里開始組織土地流轉,李紅梅和丈夫就將自己家的八畝地流轉出去。“土地流轉每畝地每年1000元,這樣一算,每年土地流轉我們就能有8000元的收入,比種地強多了。”李紅梅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現在這里的環境美了、風景好了,還成了景點,不僅有流轉費,平時每個月還有3000多元的打工收入。
“一開始想著為了照顧孩子就不外出打工了,現在仔細算一下,除去吃喝,在家里打個散工,更合算。”李紅梅說,和她一樣經歷的姐妹,村里有很多。如今自己的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很多人選擇在家發展。
王靜每天晚上都會和姐妹鄰居們來廣場上跳舞,她對現在的生活倍加珍惜,她家就在村里的社區居住,打開窗戶就可以看到優美的環境,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目前已建成金山湖、銀山灣、祈福雙鼓、村史館、漁家記憶館、軍屯文化館。現在我們村的硬件設施已經初具規模,下一步要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特別是我們村里現在建的農夫學堂,要發揮好它的作用,經常給我們的村民搞培訓,逐步提高村民素質。”大李莊村村支部書記李曉旺說。
示范區臨湖而建
打造田園水鄉
大李莊村位于山東“南四湖”(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等四個相連湖的總稱)西岸,水系發達。靜謐的小橋流水,搖曳的青草花簇,悠然的采蓮漁舟,怡人的風情民宿,金山灣里碧波蕩漾,這是游客來到大李莊村的印象,風光旖旎的田園之美盡收眼底。
2017年新春伊始,喻屯鎮以大李莊為中心,精心打造包括周邊5個村在內的美麗鄉村示范片區,這些示范片區臨湖而建,整個片區整合水系、田園、村莊等資源,進行了雨污分流、環路鋪裝、綠化栽植、坑塘治理等,展現出“夢里水鄉”的新風貌。
“老百姓的生活環境好了,心情才會舒暢,心情舒暢了,發展致富的信心就有了!”喻屯鎮財經服務中心主任劉丹介紹,近年來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發展鄉村旅游相結合,深入挖掘和整理漢明清三代軍屯文化,將“漁、荷、水”元素融入其中,充分展現特色傳統文化,大力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和體驗農業,挖掘旅游資源,吸引周邊縣市的游客來觀光度假。
大李莊村被列入山東省第二批美麗村居建設省級試點村,金山湖、銀山灣、祈福雙鼓已成為全市美麗村居標志性景點。農事體驗、休閑旅游、特色餐飲等項目也正在進行招商中,年內景區正式運營,打造城區近郊游3A級景區。坐落于景區的“軍屯文化館”“漁獵文化館”“農夫學堂”“燈火漁家”“水上樂園”“小馬過河”“花海迷宮”等場館和景點,將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游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惠嬌通訊員 范培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