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離不開豐富的精神食糧;一座城市的繁榮發展,離不開豐潤的道德滋養。

  日照市建市30周年以來,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同規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條紅線始終貫穿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

  (冷炳豪 攝)

  2017年11月14日,注定載入日照城市發展的史冊。這一天,一則喜訊從北京傳來:日照以優異成績成功榮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桂冠,從此邁進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日照崛起,文明花開?;仡?0年發展歷程,精神文明的種子已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文明之花繁花似錦。

  以崇德向善涵養一座城市的精氣神

  物質文明集聚一座城市的“形”,精神文明凝練一座城市的“神”。日照市建市30周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全市上下干事創業、凝心聚力、立德鑄魂的根基,接續努力,推動了經濟快速發展,為奮力開創新時代轉型發展新局面提供了良好的道德支撐、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靈魂。我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緊緊圍繞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德潤港城 善行日照”主題實踐活動,開展百萬市民大教育,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網絡,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和文明家庭創建全面開花。

  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造就一個社會的健康肌體,引導著社會的健康發展,引領著社會文明的新風尚,涌現出一批批“日照好人”和道德模范——

  1997年8月,11號臺風在日照登陸,百年不遇的風暴給嵐山漁民宋祥善帶來巨額損失。雖債臺高筑,他誠實守信,16年還債260萬元。2015年,宋祥善榮登11月“中國好人榜”。他的故事被拍成現代呂劇《山東漢子》,傳播到全國。

  2006年,在全市組織開展了“感動日照十大人物”評選活動,產生了屠艷青等10名“感動日照”十佳人物。

  2016年,深入推進“日照好人”品牌建設,推動建立道德廣場,全年共有9人入選“中國好人榜”。

  2018年,莒縣連翠公益事業發展中心負責人趙連翠,入選“中國好人榜”7月榜單。她高位截癱卻自強不息,已幫助20多位殘疾人自強自立,促成婚姻300余對,籌集善款38萬余元,幫扶困難家庭30多戶、貧困老人和兒童80余人。

  在今年的第七屆全市道德模范中,寒風中用身軀搭建“最美人梯”的代表孔艷魯,一個獨臂一個腿部殘疾、傾心照顧癱瘓婆婆10余年的管恩美、倪景榮等人,都在感化著人的心靈,傳遞著一種“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和榜樣力量。

  (冷炳豪 攝)

  放眼日照,這樣“崇德向善”的事例俯拾皆是、蔚然成風。榜樣散發出的文明之光不斷擴散輻射,凝聚起日照市民內心更深沉、更持久的向上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以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提升先模人物的廣泛性、群眾性、示范性為核心,以強化先模群體的感召力、影響力、帶動力為重點,以“德耀日照?系列先?!彼]評樹活動為抓手,進一步發揮系列先模覆蓋全面、遠近皆宜的梯次示范效應,回應時代呼喚,引導全市上下學先進、當先鋒、做模范,為加快建設“美麗富饒、生態宜居、充滿活力”新日照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

  以文明細節力促城鄉文明全面開花

  每年夏天,上海退休老人楊凡夫婦都會到日照避暑度假。今年,他們對小城的新面貌和新氣象深有感觸,專門給“日照”寫了一封信,迅速在朋友圈流傳——

  “今年在小城,還有一件小事感動我們,就是小城宣傳的‘道路通行看禮貌,斑馬線前看修養’。在上海,紅綠燈處,車輛也會禮讓行人,但有時距離之近可用‘擦肩’形容,令人不免心生膽戰之驚。在這里完全無此擔憂。有一次,我們夫婦僅在街邊斑馬線處探望,一輛車子飛快馳來,卻在距我們10多米處停下了,司機輕聲鳴笛示意讓我們先行。這不是孤例,以后我們多次遇到,視為小城特有之禮?!?/p>

  禮讓行人帶來的城市印象,竟可與上海相媲美。究其原因,就是全市上下的同心協力和市民文明素養的不斷提升。在縱深推進文明日照建設過程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我市實現了區縣、鄉鎮、行政村全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確保文明城市創建常態、長效,今年1月1日起,我市正式施行了《日照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確立了一套完整的文明行為體系,規定了“提倡什么”“鼓勵什么”“治理什么”,讓市民在社會公共生活各方面“事事都有規定”,依規行事。

  每個人都是城市文明的建設者和守護者。在日照,“禮讓斑馬線,我為你點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在“禮讓斑馬線”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更加文明、有序和美好的日照。而這,只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一個側面。從城市到鄉村,文明之風煥然一新。

  近年來,我市在文明城市、文明區縣、文明村鎮創建方面一體化推進,以文明村鎮創建為抓手,重點實施“四德”建設、文化惠民、移風易俗、新農村新生活、人居環境“五大提升工程”,普遍達到善行義舉“四德榜”、文體小廣場、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精神文明宣傳一條街、道德講堂、村規民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七個有”標準,扎實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最美庭院”評選等主題活動,破除陳規陋習,培育文明新風,初步實現了村容村貌、鄉風民風、文化生活“三個美起來”。

  農村的“文明迎親隊”就是一個力證。

  在一些地方的婚禮現場,扒衣服、扔雞蛋、綁樹上、扔海里,惡俗“婚鬧”讓人大跌眼鏡。在嵐山區安東衛街道辛莊子村,11年來有70余對新人結婚,卻從未發生過一起“婚鬧”行為。為規范村民的喜事活動,辛莊子村用制度將村民的喜事活動進行了規范,制訂了《辛莊子村喜事新辦約定》。村里還出錢購置小紅帽、紅馬甲、鑼鼓,制作文明迎親旗,由村團支部書記牽頭組建一支包括旗手、鼓手、鑼手、司儀在內的“文明迎親隊”,為村里辦喜事的新人迎親。

  “文明迎親隊”成立11年來,“抵制惡俗婚鬧、健康文明辦喜事”的新風深入人心。在此引領帶動下,我市廣大農村地區逐步營造出好民風、好村風、好鄉風。

  在2018年底全省農村鄉風文明和城鄉環衛一體化群眾滿意度調查中,我市鄉風文明一項位列全省第一,城鄉環衛一體化位列全省第二,總分全省第一。

  以志愿服務傳遞一座城市的溫度

  精神文明建設貴在堅持,重在全民參與,只有堅持全面行動、干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才能讓精神文明建設落地落實、深入人心。

  而活躍在這座城市的志愿者,涵蓋了社會各個基層,他們不計名利,默默付出;他們無私奉獻,美化城市,已然是文明的使者。

  正是他們的努力,讓我們感受到了日照的另一種溫度。

  8月24日至25日,2019碧海志愿行動第五次集中行動在全市展開,以市委辦公室帶頭的市直各級文明單位和社會志愿組織,組成了48支志愿隊伍,在萬平口景區、東夷小鎮、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等地開展碧海志愿第五次集中行動。此外,東港區、嵐山區、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海天旅游度假區等地也組織了志愿者,在各自轄區的沿海開展碧海志愿行動。據統計,當時共有1200余名志愿者參加此次行動。

  “志愿者彎腰撿拾垃圾的背影,是這座城市最美的風景!”在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北京游客齊先生說。

  自2018年開始,每年7月至9月旅游旺季,我市便組織文明單位和社會志愿組織開展“碧海志愿行動”,內容以保護海濱生態環境、維護旅游市場秩序等志愿服務活動為主,一般利用周末時間集中開展。

  “碧海志愿行動”是我市志愿服務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積極實施志愿服務品牌帶動戰略,以“陽光日照 志愿之城”為引領,培育了一批優秀的志愿服務品牌,如“牽手斑馬線”“小草學堂”等已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品牌;打造了日照國際馬拉松志愿者“小海貝”、2017 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志愿者“小青俠”等大型賽會志愿服務知名品牌,引領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社會、熱心公益。

  我市堅持把志愿服務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和各個方面。目前,我市各類志愿服務已拓展至20多個領域,“牽手斑馬線”愛心護學行動尤為典型。

  “我每天五點半起床洗漱,準備早飯;6:40出門,參加護學行動;8點卸下裝備,歸攏統計,然后去上班?!弊鳛榈谝粋€報名參與“牽手斑馬線”執勤的愛心家長張翰文,自從2011年4月加入“愛心護學”活動后,她的清晨就變得更加忙碌。

  2011年4月16日,我市“牽手斑馬線”愛心護學行動啟動。2012年3月,我市首支交通安全志愿服務組織——“牽手志愿者”協會成立。8年來,這支由交警、志愿者、學校教職工、學生家長等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組成的護學群體,每天四個時段風雨無阻,累計參與護學共計576萬余人次,護學志愿服務總時長達288萬小時,未發生一起交通安全事故。

  今年,日照市牽手護學志愿服務群體被評為第七屆日照市道德模范(最具影響力道德典型),護學隊伍的重要力量——日照市義工聯、日照市牽手志愿者協會被評為日照市“十佳”志愿服務組織。

  時至今日,“牽手”服務的觸角也在不斷延伸:“牽手社區”“牽手民俗村”“牽手企業”等“牽手”服務品牌,從百姓需求出發,深受群眾歡迎。

  一樁樁凡人善舉、一次次志愿服務,用行動詮釋著人間真情,激蕩著每一顆心靈,讓中外賓客切身感受到“陽光之城”的溫暖。

 ?。ɡ浔?攝)

  2018年4月,市委、市政府為日照描繪出一幅全新的藍圖——城市規劃要有高度、建設要有厚度、管理要有力度,讓城市有溫度可閱讀,人民生活更美好。

  又一個金秋來臨?;厥捉ㄊ?0周年的精神文明建設,歲月早已把整個過程繪制成一幅悠長的畫卷,其中蘊含著的,正是這座城市積淀的厚度和雋永的溫度。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而立之年的日照,正在新時代的陽光里,舒展自信的羽翼,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再出發。

  (來源:主流日照http://app.rznews.cn/rzrb/app/news_detail.action?n_id=50192&ctid=1&n_title=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