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記者 徐鵬 路紅燕 伊巍

  見習記者 于學鈴 通訊員 蘇娜

  扛著鋤頭、帶著鐵鍬、拿著鏟子,魯中晨報小記者們來到淄博淄川區久潤富硒生態園,親手刨地瓜、砍甘蔗、磨豆漿,在這個豐收的季節來上一場秋天的約會。

  10月19日早上7點50分,魯中晨報小記者團成員領著媽爸、扛著鋤頭、帶著鐵鍬、拿著鏟子,在魯中晨報大廈集合。小記者們無一人遲到,而且個個精神飽滿。是什么事情讓他們大清早就如此激動呢?原來,為了讓小記者們走進大自然、享受周末的親子時光,魯中晨報小記者團19日、20日精心策劃兩場親子特色活動。為了這次的活動,小記者和父母提前準備好工具,準備周末“大顯身手”。

  一名小朋友展示自己剛剛挖出的地瓜。

  領到甘蔗的小朋友堅持自己拿。

  “哇!我又挖到好大一個地瓜啊!今天晚上我就要吃了它!”抵達淄博淄川區久潤富硒生態園后,孩子和家長們一起挖地瓜、砍甘蔗、磨豆漿,干勁十足。“媽媽,你看我刨的這個,一串好幾個,原來地瓜是這樣長的啊!”一名小記者刨出一串地瓜后,高興地向媽媽炫耀。看著地瓜一點點被挖出來,孩子們都興奮不已。

  “爸爸,你都出汗了,我給你擦擦……”一名小記者一邊說著一邊拿出隨身帶的紙巾給爸爸擦汗。女兒小小的舉動讓父親感動不已。“孩子很喜歡這種參與性的活動,既能體驗生活,又能學到東西,還在不經意間增進了親子關系。”一名小記者的父親說,他很慶幸自己參加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他已經和孩子商量好了,準備回去分給朋友一起嘗嘗,也給他們講一講長在地里的地瓜是什么樣子的。

  “孩子,這是地瓜葉,這個也能吃,而且還有保護視力、延緩衰老、解毒等作用……”王女士一邊給孩子講解地瓜葉的好處,一邊和孩子摘起地瓜葉。王女士說,現在孩子家庭條件都好了,這些東西都不知道可以吃,他們小時候,常常跟著老人上山采地瓜葉,那時候這也是美食。“現在地瓜葉已經很少見了,沒想到今天見到了。孩子興致勃勃地摘了,晚上肯定愿意吃,趁著這個機會,也給孩子講講我們小時候的事情。”王女士說,這是難得的親子時光。

  這邊挖地瓜的小記者還沒盡興,那邊砍甘蔗的小記者們排起了長龍。淄博淄川區久潤富硒生態園的工作人員幫著小記者們一起把甘蔗砍下來。“這個甘蔗好甜呀,那個也很好,我們一起把他砍斷吧……”吆喝聲、歡笑聲、歌聲交織在一起,小記者們互幫互助,豐收的喜悅彌漫著整個莊園。

  飯后活動中,一名小記者專心射箭。

  小記者們參觀琉璃的制作過程。

  在吃過豐盛的農家菜肴后,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射箭、騎單車、釣魚……玩得不亦樂乎。當喧囂散去,淄博淄川區久潤富硒生態園又恢復了寧靜。在中華琉璃文化創意園,小記者們參觀了琉璃的制作過程,了解淄博的琉璃文化,大開眼界。而親手制作“琉璃葫蘆”的小記者更是大呼過癮。

  活動結束后,小記者們帶著快樂的果實回家,相信品嘗這些美味時,幸福的種子也會在他們的心里開花。

  花絮

  陪伴孩子更像

  回憶自己的童年

  “自己動手刨地瓜、砍甘蔗,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肯定很開心!”近日,淄博高新區第二小學一年級11班家委會成員得知本報要開展一場親子活動后心動不已。更讓他們興奮的是各位家長也全力支持,紛紛報名參加。

  19日,淄博高新區第二小學一年級11班的孩子們一來到田間地頭,便拿起自己的勞動工具,開始刨地瓜。“不是這樣挖的,你這樣會把地瓜弄壞,我們小時候經常會跟著父母去挖地瓜……”“我也是,我也是……”本來是想讓孩子們“大顯身手”,但家長們卻看得“手癢”,忍不住跟孩子一起挖起了地瓜。一邊挖,一邊談起了自己的童年。本來不是很熟悉的家長變得像老朋友一樣。

  看著家長們賣力地挖地瓜,孩子們也學起大人的樣子,看準地瓜根,拿起小鏟子就開始“下手”挖地瓜,當看見地瓜逐漸露出了“臉”,繼而一整塊被刨出時,他們高興得大叫起來,興奮地向小伙伴們展示自己的“戰利品”。

  “雖然累,但是我們的勞動成果喜人,刨地瓜的過程中也讓我體會到農民伯伯辛勤種地的不易,以后我要養成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糧食的好習慣。”今年7歲的魏小涵雖然年齡小,但這次收獲卻很大。魏小涵的媽媽告訴記者,這次活動雖然是陪孩子親近大自然,但更像是在回憶自己的童年。現在的孩子缺少這種干農活兒的體驗,只在菜市場和超市里見過地瓜,卻不知道地瓜是如何生長的。

  這次親近大自然的活動是淄博高新區第二小學一年級11班的孩子升入小學后的第一次集體活動,他們滿懷期待。活動結束后,孩子們收獲滿滿,家長們更是感慨萬千。“今天本來是想帶孩子出來好好陪陪他們,沒想到變成了對自己童年的回憶,這樣的活動太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