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奮進在優質均衡教育大道上,臨淄人大常委會助力優質均衡教育發展
教育是民生之基。近年來,臨淄區人大常委會本著“監督就是支持”、“監督就是服務”的工作理念,充分發揮人大監督職能,針對教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廣泛聽民聲、匯民意、解民憂,通過開展部門評議、組織人大代表視察、跟蹤督查等方式把脈問診,提出“金點子”,開出“良藥方”,推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助力全區教育向更加優質均衡邁進,讓每個孩子享受更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開展評議全面問診
堯王莊觀賞國寶國子葬器;龍貫莊欣賞燕王劍,演繹燕王劍歷史故事情景劇;后李村觀摩后李文化遺址……國慶前夕,臨淄區淄江中學的學生們著實體驗了一次““研學齊文化追夢新時代”社會實踐活動,據了解,這是臨淄區教育和體育局加強學生德育教育、重視文化傳承,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一個縮影,也是整改落實人大代表評議教育工作意見反饋的重要內容之一。
今年,臨淄區人大常委會按照市人大常委會“上下”與“系統”統一的要求,將區教體局列入年度評議對象。為開展好評議工作,區人大常委會成立專門的評議領導小組,采取聽取匯報、實地查看、座談交流、征求意見等方式,深入村居、學校、幼兒園等單位,廣泛征求基層群眾和服務對象對教育工作的意見建議,共征求意見建議254條,合并匯總為36條,涉及中小學生管理、教師管理、校園安全、培訓機構監管和學校建設等方面。區人大常委會將征求的意見建議全部反饋給區教體局,要求逐條建立整改臺賬和整改方案,明確責任領導、責任科室、具體責任人、完成時限,評議領導小組隨機聽取整改情況匯報,督促意見建議整改落實。
針對人大代表在評議教育工作中提出的“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加大對傳統節日及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重視文化傳承工作,使傳統文化能夠進學校、進課堂、進教材”建議,區教體局立即整改,通過細化“構建特色課程體系,開展實踐活動,傳統文化進校園”等措施,形成“一校一品”校園文化特色。通過開發齊文化校本課程和舉辦齊國成語大賽、國學小名士等具體方式,實現“德育為先、文化育人”的目標。“根據代表們的建議,我們按照設點、搭線、擴面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強齊文化研學實踐工作,讓學生了解齊文化,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區教體局局長劉學軍介紹,目前全區已經建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70余處,覆蓋了城區和所有鄉鎮,并打造了6條“齊文化+”示范性研學旅行精品主題線路,一批批學生沿著這6條線路研學,成為臨淄大地上一道流動的亮麗風景線。
評議是手段,推動問題整改,讓人民滿意才是最終目標。目前,隨著評議工作的結束,涉及教育工作的36條意見建議已經全部整改到位。“下一步,我們將以此次評議工作為契機,加大整改力度,鞏固整改成果,完善傾聽意見、解決難題的長效機制,讓教育更加優質均衡、更具特色活力,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美好期待。”劉學軍表示。
專項視察靶向施策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二孩”政策的放開,學前教育優質資源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的問題較為突出,“入園難”“大班額”成了老百姓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為此,臨淄區人大常委會將學前教育作為2019年專項視察內容。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組織部分常委會委員和區人大代表,先后到響叮當幼兒園、實驗幼兒園等地,采取現場查看、聽匯報、座談交流、征詢意見等方式,對學前教育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作為一所民辦幼兒園,成功申請為普惠性幼兒園以來,我們的收費雖然降低了,但享受了政府不少優惠政策,政府每年撥付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為810元/人,幼兒園發展底氣更足了,也期待政府給我們更多的扶持!”調研活動中,響叮當幼兒園園長王志云表示,這些優惠政策的出臺,讓越來越多的民辦園加入到了普惠性幼兒園行列。據了解,目前累計認定普惠性幼兒園92所,占全區幼兒園總數達87.6%。
調研過程中,代表們還提出了很多具體、可操作強的意見建議。針對調研中群眾和代表反映較多的城區公辦幼兒園少、報名困難、布局不合理問題,形成調研報告提交區人大常委會后,主任會議專題研究,將其作為區人代會閉會期間的重點辦理件,交付區政府,要求按期答復并制定相關解決措施。區政府高度重視,克服環保、土地等困難,投資3500萬元,高標準、小班額建設淄江第二幼兒園,確保2020年3月建成投用,將解決450個孩子上學,緩解幼兒入學難問題。
在區政府和相關部門努力下,臨淄區進一步建立完善了跨部門協調機制,完善了建設條件意見書制度,打通了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的瓶頸。“今明兩年,全區計劃啟動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項目11個,項目投用后,將讓3510名適齡兒童在家門口享有優質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今年計劃完成6個項目。”劉學軍表示,屆時城區公辦幼兒園的布局將進一步優化。
跟蹤督查確保實效
聽取關于《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規劃情況》專項報告,專題調研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家庭教育工作、學前教育工作,跟蹤督查教師隊伍管理、社會實踐教育工作推進情況……近年來,臨淄區人大常委會完善監督方式,提高監督實效,綜合運用聽取專項報告、專題調研、跟蹤督查等形式,對教育工作一個一個環節把關,一個一個細節落實,推進監督教育工作的常態化、規范化,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進行了有力監督,確保了辦理工作的實效。
監督即推動。自2017年審議通過《臨淄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規劃》以來,區人大常委會不斷加強對布局規劃落實情況的跟蹤監督,確保規劃落地成景。2017年,全區先后投資近4億元全面完成了4個“大班額”項目,投資3.1億元持續推進淄博市工業學校改擴建工程;2018年,規劃投資近4億元啟動了齊陵中小學改造、九村居中學新建工程,其中,齊陵中心小學將于今年11月中旬正式投用,九村居中學已開工建設;2019年,又投資4800余萬元實施了農村中小學(幼兒園)廁所改造工程,全區教育資源配置得到進一步優化。
近年來,“臨淄區年投入1200余萬元,創新性地實施了教師專業技術崗位分級聘任、彈性崗位等政策,累計惠及教師9600余人次,涌現出了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高桐老師、被稱為‘愛的活地圖’的李建強老師等一大批師德典范”“以家庭教育、新基礎教育、十二年讀書工程、校園足球試點區建設和項目化管理、社會實踐教育、學校文化建設引領帶動學生核心素養提升”“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成功入選山東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這一件件教育成績單的背后都離不開臨淄區人大常委會的監督與助力,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持續提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樊舒瑜通訊員孫藝棟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