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任市中區區長9個月后,謝堃再回曾工作過21年的濟南市發改委
10月24日,濟南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任命謝堃為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此前,他曾在濟南市發改委工作長達21年,自今年1月任市中區區長9個月之后再回發改委。這位年輕的70后發改委主任將為濟南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哪些良策?

曾在濟南市發改委工作21年,作為發言人受媒體好評
官方履歷顯示,1998年,25歲的謝堃自山東工業大學動力系內燃機專業畢業后,就來到了濟南市計劃委員會,即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前身工作,從1998年到2019年,謝堃在濟南市發改委工作了21年之久。
21年間,謝堃歷任濟南市計委長期規劃處干部、工業發展處副主任科員、工業發展處主任科員,成立濟南市發改委后,他又任發改委工業交通處副處長、高技術產業處處長、工業與高技術處處長、發展規劃研究室主任,2017年開始擔任濟南市發改委副主任、黨組成員,從未離開過發改委這個政府核心部門。
2017年的一場《作風監督面對面》中,謝堃面對鏡頭自信地說:“今年,濟南拿到了2000年以來最好的經濟發展成績單,從三季度在全省的排名看,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速排名第五,是山東經濟大市中增長最快的。”
在濟南市發改委就職期間,謝堃還曾擔任過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在多次新聞發布會上,就濟南軌交建設、東部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等備受關注的政策內容進行發布并現場回答記者提問。普通話標準,思路清晰,語言表達能力強,是當時媒體記者對他作為發言人的普遍評價。

任職9個月市中區區長,“讓市中的發展更有質感”
今年1月20日,剛剛成為市中區代區長的謝堃,在市中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我們將堅持走科創引領、產城融合、精明增長的路子,舉全區之力建設二環南路科技創新產業帶,加快聚集一批科技創新項目、要素、資金和人才。”
在濟南市發改委時,謝堃曾多年負責工業、高技術產業方面的工作,這與市中區的發展重心不謀而合,今年,市中區提出培育“科技創新力”,“科技”是該區四大強區戰略之一。同時數字經濟、工業設計等也是該區產業發展的亮點。
從1月到10月,謝堃擔任市中區區長9個月。期間,作為“品質之區”的市中區經濟發展也是亮點頻現,僅上半年就累計引進502個千萬元以上項目,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0個。在招商引資、人才引進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展現出了“市中速度”。
今年8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首場新聞發布會,這次,作為市中區的“發言人”,謝堃介紹了市中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與未來打算,“我們要精簡高效、用心用情,不斷優化政務服務,堅持事項‘一次辦成’、服務‘一步到家’,既當好‘店小二’,又當好‘急郎中’,全力打造‘金牌環境’。不折不扣落實好‘12100’民生工程,實施好‘六大溫暖市中’行動,努力讓群眾的幸福更有‘質感’,讓市中的發展更有‘質感’。”
“搶抓新舊動能轉換機遇”,區縣經歷提供改革經驗
履新后,現在謝堃的官方職務為濟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市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辦公室主任。負責市發展改革委、市新舊動能辦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意識形態工作,主持市發展改革委、市新舊動能辦全面工作。
今年,濟南市發改委加掛了“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辦公室”牌子。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是濟南目前的著力點。也是包括市中區在內各區縣聚焦的發展目標。
“我們將識時辨勢、解放思想,搶抓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機遇,全力以赴做大做強總部經濟、現代金融、智能制造等優勢產業,積極引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工業設計等高成長性產業,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時任市中區區長的謝堃這樣說。
對濟南來說,抓住新舊動能轉換機遇,在高質量發展中先行先試、走在前列,也是檢驗“濟南速度”的關鍵指標。曾在濟南中心城區任職的經歷,或許能給發改委新“掌門人”更多實地經驗與改革思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