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7日訊 為更好地保障駕駛員及乘客的人身安全,2016年11月1日,交通部等七部委聯合頒布規定,“擬從事網約車經營的車輛,應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車輛衛星定位裝置、應急報警裝置”。不過,威海市的一位網約車司機卻向本欄目反映,該市網約車統一安裝的“一鍵報警”裝置并沒有起到作用。

  蓋先生是威海市的一位網約車司機。2017年底,他按規定在威海市交通運輸局辦理了經營網約車的各項手續。在威海逸云數字傳媒有限公司,又花費1400多元安裝了一套車輛定位及應急報警裝置。不過,兩個月前的一次遭遇,讓他發現這套裝置根本無法實現報警功能。

  蓋先生告訴記者:“9月14號我拉了一個醉酒乘客,因為醉酒要毆打我,他在毆打我的過程中,我按了這個一鍵報警。按了好多次之后不好用。然后我就用手機撥打110報警。”

  記者在威海街頭隨機采訪了幾位網約車司機,并對他們車內的一鍵報警裝置進行了現場測試。發現,這些一鍵報警裝置在啟動之后都沒有任何反應。

  負責為網約車安裝報警設備的威海逸云數字傳媒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承認,一鍵報警裝置目前的運行效果確實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各個網約車掛靠的服務公司沒有做好監控工作。

  威海逸云數字傳媒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設備是好用,但是沒有人管這個,一直沒接110。監管出警這個,我們首先保證我們的GPS好用,這個我們沒有責任。當時和每家公司說了,讓每家公司24小時在線,及時處理報警,要求是這么要求,但是你們每家公司都沒有做到。”

  但對威海逸云數字傳媒有限公司的這套報警裝置,網約車服務公司卻頗有微詞。

  網約車服務公司工作人員說:“把球踢給我們了,意思是我們看到有問題,就打110報警,可是但是等到我們再打電話核實,黃花菜都涼了。后來我問,怎么樣才能出警呢?要不就是說加錢,改套餐裝設備。”

  記者了解到,目前濟南、青島、臨沂等地網約車采用的報警設備都具有類似的視頻報警和通話報警的功能,而威海逸云公司卻不具備這些功能,只能依靠網約車服務公司人工審核。有網約車服務公司表示,落后的技術才是報警裝置淪為擺設的直接原因。那當初這家逸云數字傳媒有限公司又是如何競標成功的呢?

  威海逸云數字傳媒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都是通過招標的,確定就我們一家,出租車也是我們一家的,網約車也是我們一家的,全市就咱這個點。”

  記者咨詢2017年安裝的時候那時候是否有別的選擇,網約車服務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只有這一家。

  記者了解到,目前濟南、青島、臨沂等地都公布了三家以上的車載報警設備供應商。那么,威海市為何目前只有一家設備提供商呢?威海市交通運輸局的工作人員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威海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說:“沒有指定壟斷,當時是因為交通部政策制定的比較簡單,很多不敢過多的解讀。”

  對于目前威海實際上只有一家是怎么形成的?威海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表示:“這個我不知道怎么形成的。我是三月份才接的這一塊。”

  針對一鍵報警裝置不起作用的問題,接下來,威海市交通管理局有沒有解決措施呢?

  威海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信號傳輸過程中沒有人管,這個在規定中還找不出具體責任方,這個只是在實踐過程中,出現這個問題了,我們一步步的去完善。畢竟網約車屬于新業態,有問題下一步我們會調整完善。”

  編后:安全保障應落到實處

  安裝車載報警裝置的目的是為了暢通報警渠道,保障司乘安全,而非僅僅流于形式。我們希望,作為當地網約車管理規范的制定者,威海交通管理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責任,讓“一鍵報警”裝置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