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妹妹的臍帶血在“沉睡”了7年后,被復蘇喚醒,輸注到哥哥七七(化名)的體內,助力哥哥重獲新生。這場長達七年的血濃于水的生命接力,至此開始走向柳暗花明。

幸福之家,不速之客悄悄來臨
2011年,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造訪七七一家,它的來臨使七七逐漸出現發燒、腹痛等癥狀,嚴重影響了七七的正常生活。焦急的母親帶著七七來到了聊城市人民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得知檢查結果后的母親猶如晴天霹靂——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十個簡簡單單的漢字組成的名字,卻讓整個家庭陷入了無盡的深淵當中。
當幸福來敲門
因為當時七七的年齡只有7歲,且沒有找到合適的配型,醫生建議先進行化療。在化療了8次之后,七七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并沒有再出現發燒、腹痛的癥狀,經過一段時間的住院觀察,七七出院了。
就在此時,七七的母親也懷孕了,因為在給七七治療的過程中聽醫生提起過臍帶血可以治療白血病等多種疾病,所以七七的母親在分娩時毅然決然地選擇儲存了臍帶血。

七年的等待——二胎臍血成救命希望
現在的七七已經是一名學習成績優異的初中生了,活潑開朗的他在學校有很多的朋友,妹妹也長成了大姑娘,看似美好的一切卻在2019年11月2日的晚上被打破,7年前的病復發了。
潛伏了7年的病魔猶如洪水猛獸般沖擊著七七的身體,七七的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聊城市人民醫院兒童血液科的王景霞主任認為造血干細胞移植是幫助七七康復的最后出路,而移植最重要的就是尋找到合適的造血干細胞。
骨髓、外周血和臍帶血是造血干細胞的三大來源。此時,七七的母親這才想到7年前儲存在山東省臍血庫那份珍貴的臍帶血。醫生聽到這個消息后,馬上聯系了臍血庫的工作人員,經配型檢測,七七妹妹的臍帶血與七七為10個位點全相合。這個結果讓一家人感到無比欣喜。
12月7日上午,臍血庫的工作人員一大早便將這份寄托著生命希望的臍帶血送達醫院。復蘇后的臍帶血被緩緩輸注到七七的體內。新鮮的血液,就像新生的力量,將在七七的體內生根發芽。
前期化療和移植的手術費讓七七一家身負外債,在得知這個情況后,山東省臍血庫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給七七申請了一筆兩萬元的紅十字會救助基金,待通過審核后會第一時間把這筆錢打到七七母親的卡上。

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和臍帶血造血干細胞行業不斷發展,許多父母選擇為孩子在正規臍血庫保存臍帶血,因自存臍帶血自用不存在配型問題,并以造血干細胞的實物形式進行儲存,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取用。因此很多自體臍帶血應用,都為急重型疾病的患者爭取到了寶貴的治療時間。隨著二孩時代的來臨,自體存儲的臍帶血,除了肩負著對自存者本身的保障功能,還有可能讓兄弟姐妹同時獲得寶貴的治療機會。臍帶血在非孿生兄弟姐妹間的配型全相合率是25%,也就是說,一份臍帶血將有四分之一的幾率滿足同胞兄弟姐妹的造血干細胞應用。因此,如果一個家庭在第一個孩子出生時未能存儲臍帶血,那么為第二個孩子存儲臍帶血或許將為兩個孩子同時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