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主題為“2019,高質量發展這一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長島縣委書記 、縣長、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工委專職副書記李俊杰發布了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工作進展情況。

  據介紹,2019年1月7日,長島綜合試驗區工委管委掛牌,長島保護發展正式按照特殊功能區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加 快推進。一年來,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持續發力生態保育、綠色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取得新的成果。截至 目前,省市《意見》確定的102項重點工作,46項全部完成或落實;承擔的市級三重工作綜合試驗區15項精品工程,全 部按計劃推進。

  其中生態保護提標擴面。堅持陸海統籌、系統治理,立體生態保護修復縱深推進,海島生態質量明顯提升,多年未見 的大葉藻等藻類在海岸叢生,白江豚、鯨魚等高級海洋生物成群結隊現身,鮑魚等野生海珍品、渤海刀魚等傳統魚類 資源不同程度出現恢復,東方白鸛、黃嘴白鷺等鳥類數量明顯增多。

  縱深推進山體治理,完成北五島和西三島破損山體生態治理5.4萬平方米,實施山體造林450畝,退化林改造1000畝。 縱深推進岸灘整治,拆除南五島岸線育保苗場12萬平方米,完成南長山島及北四島岸線整治1.19公里,恢復自然岸線 8.7公里,自然岸線占比達到80%。縱深推進垃圾污水治理,完成10處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敷設漁村污水管網70公 里,實現污水處理全域覆蓋;全面啟動城鄉生活垃圾分類,采用“生態治理+熱能處理”的方式,全面解決周邊島嶼“ 垃圾圍島”問題。縱深推進近岸養殖騰退,按照“生態優先、規劃引導、保障民生”的原則,完成近海養殖騰退1.26 萬畝。縱深推進綠化美化,開展城區及慢道周邊綠化美化提升,栽植各類樹木、苗木40萬余棵。

  全力構建生態保護的法治體系,《山東省長島海洋生態保護條例》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并于10月1日正式實施,配 套制定了符合島情、明確具體的保障措施和細則,生態保護法治化、體系化框架總體形成。全力打造生態保護的特色 樣板,積極爭創海洋類國家公園,與國家林草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簽訂了爭創海洋類國家公園戰略合作協議,完成了32 個島嶼的全域科考調研,明年上半年完成本底調查、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方案等創建前期工作。根據國家林草局反饋 ,長島在國家公園布局中處于優先發展之列,各項創建前期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積極爭創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 展標準化示范區,委托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編制了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工作方案,正在開展環境保護、生態經濟、海島 文化等特色標準體系創建工作。11月13日被環保部授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全力匯聚生態 保護的智力支撐,加強與北京大學合作,積極爭取設立北京大學長島生態文明研究院,深化海洋生物多樣化、長島地 質博物館、北莊史前遺址博物館等方面研究共建;成功舉辦了第二屆中國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發布海洋生態 文明長島共識,長島生態保護理念得到各界普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