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從昨天開始,濟南就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隨著氣溫降低,到了明天,這場雨有望變成這個冬天的首場雪。
道一聲“早安,朋友們!”無論您現在是在擁擠的公交車上,還是匆匆忙忙塞進嘴里一口早餐,希望這句問候,帶給您美好的一天。天寒地凍,也提醒您注意添衣保暖。
世界瞬息萬變,昨夜今晨,濟南發生了什么新鮮事?
重磅利好
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發布
打造“一小時都市圈”,建設黃河下游城市群

1月5日,濟南市委經濟工作暨“四個中心”建設推進大會召開。濟南將大力推進“1+495”工作體系,加快打造“四個中心”,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指標體系》和《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同時發布,為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繪制了藍圖。未來三年間,濟南將通過一些列重磅措施,沖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關鍵詞:都市圈、同城化
行動計劃提到,為了引領濟南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濟南將加快推進綜合性交通樞紐建設,強化與各市的交通聯系,打造高效便捷的“一小時都市圈”。規劃提出率先在濟泰同城化、濟淄同城化和濟南齊河全面融合等方面實現突破。此外,還推動建設黃河下游城市群,帶動山東中西部與中原地區協同發展,共建一帶一路陸海雙向開放大通道。推動沿黃各市加強產業協作,共建沿黃產業協作示范帶;實施黃河流域城市融合發展示范工程,推進黃河下游水利工程一體化改造。
關鍵詞:中國算谷、國家科學中心
根據公布的三年計劃,濟南將建設智能制造產業集聚高地,并且將打造數字經濟先鋒城市,規劃建設“中國算谷、智慧名城”,創建國家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和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并且,高水平建設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依托教育資源豐富的優勢,濟南將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將積極參與國家大科學計劃,推動一批大科學裝置落戶濟南;加大中科院資源引進集聚力度,規劃建設“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實施高等教育資源匯聚計劃,大力引進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在濟設立各類研究院、研究生院和產學研協同創新機構,支持駐濟高校加強“雙一流”建設。
關鍵詞:四網融合
按照上述行動計劃,濟南將加快建設“四網融合”軌道交通。推動濟萊、濟鄭、濟濱、濟棗及德商、萊臨、濟濟(寧)等高鐵規劃建設,加快構建“米”字型高鐵網絡。完善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推進軌道交通二期工程建設,構建無縫銜接、高效換乘的一體化軌道網絡。
在建設國際內陸港方面,濟南將加快董家鐵路貨運樞紐及配套功能園區建設,聯動齊河鐵路物流基地,整合物流資源,優化產業布局,積極打造國家物流樞紐。
在構建高快一體公路網方面,將確保2020年底實現濟泰、大東環、濟樂南延、青蘭(萊蕪)、京滬高速(萊蕪)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加快推動濟青高速中線、濟南至高青、大西環等高速公路建設。規劃建設中心城區至萊蕪區、鋼城區快速通道。加快推進三橋一隧一高速等跨黃通道建設,推動新一批跨黃河橋(隧)規劃建設。推動濟南東西兩側主要道路向淄博和聊城延伸。依托黃河標準化堤防,策劃實施沿黃河兩岸布局的濱河大道。
重要提醒
雨雪大霧大風降溫輪番襲來
帽子手套羽絨服一樣都別少

跑馬嶺迎來今年首場雪。
5日,雖然市區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但是省城南部山區已經飄起了雪花。濟南今年首輪大范圍雨雪天氣已經開啟,這次的雨雪形態也是相當復雜,有雨、雨夾雪、雪。濟南市氣象臺預報,降雪主要時段出現在7日白天,預報為中到大雪,局部雪量會較大,其余時段以降雨或雨夾雪為主。
這股冷空氣不僅帶來了雨雪天氣,還帶來了大風,6日夜間到7日北風4~5級陣風7級。未來三天,泉城氣溫持續下降,8日氣溫最低,在-10℃~-2℃之間。
煩心事
到底誰是小區“主人”?
未經業主同意,物業出租公共區域車位

近日,家住濟南槐蔭區金科城小區的市民劉先生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反映稱,物業近期對小區底商和商業街停車場進行了改造,但改造后未經全體業主同意就開始進行收費停車。1月3日,社區居委會回應稱,已叫停物業的停車收費行為,下一步將督促物業按程序征集業主意見。
到底誰該負責?
承諾五年內免費換濾芯卻遭變卦

購買美的凈水器五年內可以免費更換濾芯?因為這個不靠譜的口頭承諾,濟南市民于先生遭遇了連環忽悠。1月3日,于先生講述了自己購買美的進水器的糟心事,他說銷售人員最初的口頭承諾四天后就“縮水”了。如今,雖然于先生有免費贈送5個濾芯的書面承諾,可是這份書面承諾卻難以完全兌現。大潤發超市歷山店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督促合作單位聯系廠商處理。而美的凈水器售后則稱,“第三方承諾”與美的無關。
暖心事
為了兌現一句承諾
她跨越了3800公里

在齊魯志愿者這個大家庭中,有一個人常被大家親切的稱作“張媽媽”。無論是危險的災區還是貧困的山區,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就是齊魯志愿者張秀華。近日,57歲的張秀華獨自踏上了開往新疆的列車。這次她是要去看望伊寧縣福利院的孩子們,兌現她曾經的承諾。
2018年的10月,張秀華從山東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隊的口中得知,在遙遠的新疆伊犁自治州伊寧縣福利院,有一群無家可歸的孩子們,需要幫助,更需要他人的關愛。張秀華聽后非常揪心,就和其他齊魯志愿者一起進行了9次愛心報紙義賣行動,籌得了2萬3千多元,給當時伊寧縣福利院的149名孩子送去了保暖的羽絨服。去年8月,在愛心企業的幫助下,張秀華在北京第一次見到了伊寧縣福利院中的幾個孩子。雖然僅有短短幾天,但張秀華和這些渴望被愛的孩子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分別時我就答應孩子們,一定會去福利院看他們。”張秀華說,只要她敢承諾的事情,就一定會做到,尤其是對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更不能讓他們失望。于是,回到濟南后的張秀華就開始著手安排行程,最終決定在孩子們放假前的12月25日出發。
接下來的幾天張秀華和福利院的孩子們一起同吃同住,孩子們也都很喜歡這個“張媽媽”。孩子們天真的笑臉,是張秀華最欣慰的,也是一直以來她堅持公益事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