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對一起吸毒案件入手,順藤摸瓜,深挖細查,挖出一個毒品來自境外一名雇傭軍軍官、輻射我國七省市的特大販毒網絡,抓獲26名嫌疑人,現場繳獲冰毒2.6公斤,打掉毒品提取和儲存窩點兩個。近日,山東菏澤警方對外披露了這起案件的偵破過程。

  雙胞胎姐妹吸毒

  毒品來源引起民警注意

  警方介紹,巨野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在偵辦一起吸毒案時,發現吸毒人員張某雙胞胎姐妹已有兩年多的吸毒史,她們的毒品來自成武縣孫寺鎮的潘某。民警判斷該案背后可能存在著較大的毒販網絡。通過對潘某的調查,民警發現潘某也有“上線”,他的毒品是從鄆城縣的李某處購買。

  隨后,民警對李某展開調查,發現李某經常和一名叫史某的女子駕車前往河南省臺前縣。民警判斷,李某的毒品來源應該在臺前縣。經過偵查,正如民警的判斷,臺前縣的張某是李某的“上線”。在對李某的調查過程中,民警同時發現除了潘某,李某在東營、濟寧等地還有多名“下線”,他們用“埋雷”的方式進行交易——不和對方直接見面,而是把毒品放到某個地方,讓購買者自行取貨。

  經過蹲守,民警逐漸掌握了李某、史某、張某的規律,并一舉將他們抓獲。

  “毒梟”現形

  竟是藏身境外的雇傭軍軍官

  隨著審訊的開展,民警又獲得重要線索:李某的“下線”陳某除了從他那里購買毒品外,還從曹縣的趙某處購買。民警立即針對趙某展開調查,發現趙某等人曾在網上發布傳授制毒方法的言論。在對趙某的調查過程中,嫌疑人郭某、胡某進入警方的視線。

  警方了解到,趙某、郭某、胡某三人是獄友,他們出獄后都沒有經濟來源。三人經過商議,認為販毒利潤大,便勾結在一起,準備通過販毒來“發家致富”。經過打聽,他們了解到一名叫趙某惹的男子曾發布販賣毒品的信息,便與趙某惹取得了聯系。

  警方經過進一步調查研判,在地處金三角地區的緬甸發現了趙某惹的蹤跡,而趙某惹的身份竟是一名雇傭軍軍官,他正是以此身份為掩護從事販毒活動。

  利用泥巴藏毒運毒

  狡猾毒販終被民警誘捕

  通過對趙某的調查,民警發現他們運毒的方式也很特別。

  趙某惹將冰毒化成水,再混入泥巴之中,經過一系列偽裝之后,再將混有毒品的泥巴寄回國內,然后通過網絡向國內毒販傳授提取技術,國內毒販提煉之后再進行銷售。

  雖說有了這樣一個渠道,但購買毒品需要資金,趙某便以找對象為由向家人借了11萬元。收到趙某惹寄來的“毒泥巴”之后,趙某等人再以養雞場為掩護,從泥巴中提取毒品。

  在調查過程中,民警了解到,趙某等人已經提煉出來大量毒品,而且已經開始在網上叫賣。警方立即組織四個縣、兩個區的警力,對已經掌握的犯罪嫌疑人同時展開收網行動,趙某、郭某、胡某三人及多地的“下線”人員很快被警方抓獲。而在趙某租住的房間內,民警從一個行李箱內繳獲冰毒2.6公斤,同時還搜出一批提取毒品的設備。趙某等人交代,此前他總共從境外上線處買過三次混入泥巴中的冰毒,經提煉分離后已經售出400多克。

  為了將這個跨境販毒網絡徹底打掉,菏澤市和巨野縣兩級公安機關組成專案組三赴云南中緬邊境地區開展工作。經查,趙某惹銀行賬戶每天進賬平均在20萬元左右。在云南警方的協助下,民警掌握了趙某惹販毒的重要證據。

  趙某惹長期在國外活動,對其實施抓捕并非易事。通過調查,民警發現趙某惹在國內還有一名親人。專案組在當地派出所協助下,找到一個理由誘使趙某惹回國。在趙某惹在邊境偷渡回國時,警方一舉將其抓獲。至此,一條從緬甸通向我國山東、河南、浙江、重慶等七個省市的販毒通道被徹底摧毀。經查實,該案境外販毒人員先后向我國多個省份販賣冰毒145公斤。

  [供稿:山東省禁毒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