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凌晨3點20分,載有15名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山東突擊隊員的車輛從濟南郭店收費站駛下高速,結束了11天的援建任務。經過了十幾天每天微信步數3萬多和僅僅五小時的睡眠,以及責任、困難和壓力之后,回來的這些天來,他們一直在指定地點進行隔離——他們也終于能借此機會,好好休息了。隔離中的突擊隊員張志龍說,兩歲的小女兒每天都問爸爸什么時候回家,“現在我就想隔離解除后抱抱女兒”。

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期間,山東突擊隊員緊鑼密鼓地進行施工。 突擊隊供圖
十個小時日夜兼程
凌晨到武漢后立即開工
濟南和武漢,距離近1000公里,車程10個小時。
源源不斷運送的蔬菜物資、一批又一批趕到的醫護人員,還有應召而去的山東突擊隊。這些日子,兩個城市緊密地連在了一起。其中的一支突擊隊是由中建八局一公司的干將們組成的,他們是承擔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任務的重要力量。
“2月3日知道有這個任務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就報名了!”回想起當時報名援建武漢的場景,中建八局一公司的張志龍仍然難掩激動。“心情特別激動,也很忐忑。”決定赴武漢之后,張志龍和自己的妻子分享了這個消息,但是對于父母,他卻始終三緘其口。“怕父母擔心,沒有告訴父母實情,只是跟他們說要去加班。”
匆匆收拾了些行李,當天下午兩點,張志龍和其他幾位同事踏上了赴武漢的征程。2月4日凌晨兩點,山東15名突擊隊員歷時10個小時抵達武漢,沒有片刻休息,直接趕往雷神山項目部,與相關單位商討施工重難點及施工進展情況。早上6點鐘,全員集合,進場施工。
進場時,突擊隊負責的區域是局屬單位中整體工期最為艱巨的部分。“當時人員組織了很多,八局和各個兄弟單位,在現場盡快確定方案和工序,立即就準備施工了。”張志龍說,他負責的是通風系統,因為現場機械、材料還不全,施工條件和難度也比較大,再加上留給他們施工的時間不多,因此必須要加快熟悉和了解,“壓力比較大,克服了很多困難”。
2月4日全天,在突擊隊的精密協調、悉心組織下,公司現場展開了緊張有序的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由于要多方協調,手機電量紛紛清零。“從凌晨2點到了就開始干,一直到夜里12點,連坐一會兒的空都沒有,一直在干活。”張志龍說。

山東突擊隊員進行風管制作安裝。 突擊隊供圖
從開始的區域專業分包
到擔起區域“總承包”
這次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項目中,A地塊一共有十幾個區域,中建八局一公司承擔了A1地塊,經過大家的努力,突擊隊實現了3天通水、4天通電、6天通風,最終在2月10日全部設備調試完畢。由于施工速度快、質量高,突擊隊負責施工的內容不斷增加,由區域專業分包變身區域“總承包”,并承擔起了施工難度最大的公共區域內通風空調系統施工任務。
這也是讓張志龍印象十分深刻的一個任務,“在干完了病房區后,又臨時加了工作,因為公共區域壓力很大,又提出了三天時間完成的要求,我們就緊鑼密鼓地抓緊干。”他說,當天晚上6點多接到通知后,忙碌之后已經到了晚上12點,又緊急把管理人員和任務分工、材料排布好,因為第二天就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通過大家的積極努力,也是在前期經驗的基礎上,三天弄出來了。”張志龍回憶,當最后一個管道完成的時候,大家都很興奮。
經過馬不停蹄的工作,突擊隊圓滿完成任務,醫院工程的施工順利通過驗收,A1地塊成為局系統中率先通過驗收的地塊。
驗收這天的雷神山醫院項目,突擊隊所負責的區域已經是燈火通明,線槽、橋架整齊劃一地橫亙在屋頂上方,大家已經能夠在屋里給手機充電,隊員們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手機因沒電關機了;所有的水龍頭已經能夠源源不斷地輸送溫水;所有的進風口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新風;每個房間也已收拾整潔。目前,雷神山醫院正為病患救治發揮著作用。
之前沒來得及回復的關心
回來后才一一補上
“當所有工作都結束之后,我們中建系統的好多兄弟單位一起拍了張全家福。”張志龍回憶,一起并肩作戰了11天,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了一件共同的任務,這樣的感情讓他覺得十分難得。從武漢回到山東,剛到達山東地界之后,他就第一時間給家人發微信,“到山東了。”十幾天了,終于回家了。
張志龍還記得下高速的那一刻,高速路出口已經有許多人在等待迎接他們,對于這個小儀式,他顯得很不好意思,“感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情”。
在武漢的這段時間,張志龍接到了許多親朋好友,還有同事的問候和叮囑,但是基本沒時間接電話也沒時間回復,哪怕有一點點時間都是躺下來休息。“隔離的這段時間,我也能和大家好好地說說話了。”張志龍說,平安回來之后,他也和自己的父母親戚說了實情,家里的人都對他豎起了大拇指。“他們說,為我感到驕傲。”他透著笑意,“我覺得很榮幸,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2月24日是隔離的第11天,通過這段時間的休息體力得到補充,他也總算緩過勁來了。這幾天來,他也通過網絡時刻關注著突擊隊參與打造的雷神山醫院的點點滴滴。“我也一直在看新聞,經常搜一下疫情相關報道,現在確診的病例越來越少了,總體的情況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覺得特別欣慰。”
延伸閱讀
一個人吃飯無聊打開視頻“云聚餐”
隔離點的午飯都是專門配發的,公司還專門買了水果,給他們增強抵抗力。“吃的喝的都很好,我每天也會做仰臥起坐、俯臥撐,保持運動身體才能健康。”一個人吃飯有些無聊,每到吃飯的時候,幾個從武漢回來的突擊隊隊員都會打開視頻,開啟“云聚餐”模式,雖然隔離的房間都用墻擋著出不去,但是張志龍卻每天都能一天三次地見到這些并肩作戰的兄弟們。
“我們之間啊,啥也說。”張志龍笑笑,“生活上、工作上,這幾天大家探討的就是項目上的事兒。”隨著公司的即將復工,不同項目之間的進展情況,大家也都會拿出來一起討論,相互借鑒經驗,看看對方是怎么做的。
距離解除隔離時間越來越近,現在張志龍掛念著的,還是項目復工的情況。“我們有個項目馬上就要復工了,現在我只能遠程指揮,心里著急啊。”項目上人員和防疫用品已經準備好了,也充分做好了復工的準備,一旦復工令下了,就可以立即開工了。
除了工作,家里兩歲的小女兒也讓他十分牽掛,再過不到一個月,她就要過生日了。“每天都和她們視頻,她每天都在問爸爸什么時候回來,現在啊,我就想解除隔離了以后抱抱孩子。”女兒今年的生日禮物張志龍還沒有想好,但他知道,兩歲的她正是頑皮的時候,這幾天一直鬧著想出去玩,“看看疫情情況,能在小區里轉悠轉悠就在小區里走走,不能的話就在樓道里轉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