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對乳企影響幾何?僅41家注銷,山東乳企24萬家全國第一
新冠肺炎疫情下,人工短缺、飼料上漲、成本升高、生鮮乳相對過剩、終端消費受阻等眾多因素影響到奶業生產。這樣的“黑天鵝”事件對乳制品行業的影響多大?來自企查查的數據顯示,此次疫情期間,乳制品企業的注銷量僅為41家,較2019年同期下降98%。而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乳企注冊量在3年后年達到最低谷,5年后回到峰值。

企查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乳制品企業447萬家,其中在業、存續的企業共321萬家。從地域分布來看,全國范圍內山東和廣東乳制品企業注冊量最多,皆為24萬余家,湖南、河南次之。

從注冊資本來看,注冊資金在100萬以內的乳制品企業有303萬家,占據總量的95%,注冊資金1000萬以上的企業僅占據1%。這說明國內的乳制品企業大部分體量較小。

企查查專業版數據顯示,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的第三年,即從2011年開始,我國奶業發展速度加快,2013年乳制品企業注冊量達到峰值,隨后注冊量逐漸變緩。2011年至2013年同樣是乳制品企業注銷、吊銷量最高的三。,隨后乳制品行業波動逐漸趨于平靜,注銷、吊銷量呈現有規律下降趨勢。

受疫情影響,2020年1-2月乳制品企業的注冊量和注銷、吊銷量均下降明顯。2020年1-2月乳制品企業的注冊量僅為1.5萬余家,是2019年同期的二分之一,乳制品企業的注銷量僅為41家,較2019年同期下降98%。
2020年,國內畜產品供求受疫情影響將普遍較緊并推動乳制品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在國際市場合理回調,不給國內市場帶來太大下行壓力情況下,需求增長將確保生鮮奶價格和奶牛養殖收益都維持在較高水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