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就近吸引近五百當地工人上崗,國家黃泛區脫貧安置工程復工提速
日前,在中建三局承建的山東東明市黃河灘區遷建工程焦園鄉施工現場,上百臺工程車來回穿梭,施工一片繁忙。2月以來,項目防疫復工“兩手抓”,全力推進生產建設,為了克服工人不足,就近吸引了480余名當地工人上崗復工復產。

“大家間隔1米,排好隊,按順序一個個測量體溫,登記信息。”1號、4號村臺施工項目副書記周繼帶領大家開展站崗消毒防疫工作。自2月10日以來,為全力推進項目復工復產,項目部積極與東明縣指揮部協調交通運輸,安排專車在火車站、汽車站、高速路口迎接工友,并為每名工友發放口罩、測量體溫。目前已組織700余名工友平安返崗,為項目履約奠定了堅實基礎。短短一個月,項目完成圈梁澆筑315戶、條基澆筑469戶、道路6700米、巷道硬化2266米、污水管敷設16900米。
因疫情影響,出門難、購物難、就業難成為困擾項目周邊村落居民的難題,項目部積極與當地政府對接,吸納當地務工人員、幫助貧困戶采購生活必需品、建立村臺防疫站義務為周圍村莊消毒。目前,項目施工現場共有480余名來自東明各鄉鎮務工人員,預計后期還將陸續解決當地一千余人的就業問題。“之前常年在外打工,今年由于疫情影響,一直在家沒干活兒,幾乎斷了經濟來源,現在好了,不出遠門就能掙錢養家糊口,心里別提多高興啦!”東明縣的貧困戶王東生說。
1號、4號村臺項目負責人邢兆林介紹,項目吸收當地工人,不僅解決了項目工人問題,還為當地部分貧困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幫他們增加了收入,
截至目前,項目已澆筑混凝土11000方,鋼筋進場1300噸,有力確保項目復工復產。據了解,該工程是國家黃泛區防洪抗震脫貧安置重點工項目,建設面積約400萬平米,惠及15萬黃河灘區居民。項目包含焦園鄉1號、2號、3號、4號村臺的施工,采用總承包模式,由中建三局一公司和中建三局安裝公司共同承建,建成后,將消除黃河洪水對灘區群眾生命財產的威脅,改善灘區群眾的生存條件和發展環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趙波通訊員鄧浩陳奇峰左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