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4日訊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今天召開新聞通氣會,會上發布了《山東省預付式消費專題調研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全省消協組織共受理預付式消費投訴3.1萬件,涉案金額近7000萬元。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消費者退卡難的問題更加突出。

  山東一年半受理預付式消費投訴3.1萬件 涉案金額近7000萬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全省消協組織(不含濟南、青島)共受理預付式消費投訴5691件,涉案金額5166.99萬元,成功調解3043件,調解成功率僅為53.47%。

  2019年,山東省消費者協會再次聯動各市消協對預付式消費情況進行專題調研。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全省消協組織共受理預付式消費投訴31128件,涉案金額6989.78萬元。

  健身、美容美發、餐飲、影院、教育培訓和洗浴服務成為預付式消費投訴較為集中的領域。其中,健身類9355件,占比30.05%;美容美發類3982件,占比12.79%;餐飲類2884件,占比9.26%;影院類1923件,占比6.18%;教育培訓類1611件,占比5.18%;洗浴類1583件,占比5.09%。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山東預付式消費糾紛多發 消費者退卡難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山東一些美容美發、健身、餐飲、教育培訓、娛樂等行業,因疫情期間營業受到影響,造成一定經濟困難,特別是一些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差,經營困難,導致消費者退卡難的問題更加突出。

  預付式消費是指:經營者通過發行預付費卡、預繳預存等方式收取消費者押金、會員費、課時費(課程費)等預付費用的消費模式,并在經營者及其所屬集團、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兌付商品或者服務。預付憑證包括但不限于以磁條卡、芯片卡、紙券等為載體的實體卡和以密碼、串碼、圖形、生物特征信息等為載體的虛擬卡。

  預付式消費為消費者先付款后消費形式,消費者先履行義務,后得到權利,而經營者先獲得權利,后履行義務,也就是說經營者集中獲取權利,而分散地承擔義務,處于優勢地位,消費者從預付式消費中得到較大優惠或折扣。但由于預付式消費周期較長,變數多,經營者缺乏約束等因素,極易產生消費糾紛。

  閃電新聞記者 何則偉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