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山東以雄厚完整的工業體系和農業基礎展現了經濟大省的綜合實力和擔當,在疫情逐漸好轉的今天,山東更不會停下發展的腳步,“新基建”帶來的強大動力正推動山東迎接新的機遇?!靶禄ā钡钠叽箢I域(5G基建、特高壓/電力物聯網、高鐵/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云計算/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高速發展,為山東人口大省帶來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機會,為了解山東新基建產業人才需求現狀,山東本土求職招聘平臺——齊魯人才網根據自身平臺數據做出深入分析,以供社會參考。

  山東工業互聯網發展迫切,機械相關崗位需求大

  通過齊魯人才網平臺數據可以看出,2020年山東新基建產業崗位需求量最大的是質量檢驗/測試崗位,需求占比為7.86%;其次是機械工程師,占比為5.39%;電氣工程師排名第三,占比為3.23%;機械設計師和機械工程/設備工程師等相關崗位需求也較大。

  目前,山東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平臺建設優勢相對突出。山東作為傳統制造業大省,在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沖擊下,迫切需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與這一訴求高度契合,被各級政府寄予厚望。山東省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爭創國家工業互聯網發展示范區”。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能有效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山東是名副其實的工業大省,完善的工業體系,雄厚的產業基礎,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行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也增加了對機械工程師等相關崗位的需求。

  新基建人才素質要求高,近八成要求本碩學歷

  從新基建人才需求學歷分布來看,本科學歷的人才需求占比為56.64%;碩士學歷的人才需求占比為21.99%,兩者合計為78.63%。博士學歷的人才需求占比為0.74%。新基建人才學歷要求普遍較高,這也為新基建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實基礎。

  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將大量依賴于數據資源,因此從國家政務到各大行業,建立數據中心將有助于促進行業快速轉型。目前,山東在智慧交通、智能電網等方面已有探索,無人碼頭、智能充電樁、智慧桿柱等作用逐步顯現,下一步基于5G的車聯網、智慧高鐵、“透視山東”等也將陸續落地。世界一流的智能化港口網絡體系、600公里智慧管廊等等,將大大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賦能空間,同時也需要更高層次的人才支撐。

  新基建人才需求旺盛,濟南需求領跑全省

  數據顯示,2020年山東新基建人才招聘需求城市排名中,濟南以18.26%的占比走在全省前列;青島占比15.47%,排名第二;濟寧和濰坊排在第三、四位,占比分別為8.87%和8.81%。

  在新基建領域,山東在超級計算機、智能港口等方面走在了全國前面,且山東是經濟、人口大省,基礎工業實力雄厚,服務業正在加快發展,新基建具有巨大發展空間。3月9日,科技部發布通知,支持濟南等4個城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標志著濟南建設國家人工智能試驗區正式獲批。根據規劃,濟南將用3年時間建成區域人工智能科創高地:建成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項、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1個和支撐轉化平臺10個以上;新增聚集各層級人工智能領域科創人才500余人。濟南今年還出臺了國內首個量子通信產業規劃,提出到2022年,建設8到10個國際頂尖的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研究室,培育若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量子企業,爭取實現量子信息產業規模20億元。這也將大大增加新基建人才的需求。

  “程序猿”最吃香,系統架構師月入兩萬

  如圖所示,2020年山東新基建人才招聘市場化平均薪酬崗位排名中,系統架構設計師以20752元的絕對優勢排在第一位;算法工程師和高級軟件工程師分別以15981元和15377元排在第二、三位。排名前十的崗位均屬于互聯網相關的技術崗位,這與新基建的技術驅動理念環環相扣。

  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在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而工業互聯網是智能制造發展的基礎,可以提供共性的基礎設施和能力。只有筑牢關鍵核心技術基礎,打好創新“地基”,新基建才能行穩致遠,更好釋放出創新紅利,而這些“程序猿”是技術實現的基礎和核心。

  但據齊魯人才網平臺數據顯示,山東高校流出畢業生意向行業排名第一的便是互聯網/電子商務。另外調取的9872名意向從事互聯網行業的2019屆山東高校畢業生數據顯示,僅有42.89%的畢業生意向留在省內工作,省外成為更多畢業生的就業選擇,因此對于互聯網人才基礎相對薄弱的山東來說,留住互聯網人才是關鍵!

  新基建時代,是核心技術成果厚積薄發的時代,從早期的筑橋修路到現在的數字化建設,每一塊“數字磚石”都需要人才的助力。時代風口中的新基建是最好的舞臺,一個個新基建項目落地,帶來的不僅是產業,更是人才發展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