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市區每天大約產生5000余噸生活垃圾,一年365天產生約200萬噸。濟南生活垃圾如何處理、有效資源利用,相比往年有什么新進展?8月6日,新時報記者了解到,長清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或將于8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濟南市區生活垃圾有望實現“零填埋”。
8月6日上午,新時報記者來到濟南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一廠填埋場址。與傳統認知中的垃圾填埋場形象不同,這里看不到任何處理垃圾的痕跡,看上去是一個普通的山體公園。
走在這個占地256畝的“公園”里,青蔥的樹木、平整的草坪、供人散步的石板路,高36米的“山”上,漫山遍野有不少野花。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道路、樹木的下面全是垃圾,垃圾會不斷發酵產生熱量,下面設有很多排風通風管?!?/p>
據悉,濟南垃圾填埋一廠由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勘測設計,占地17.1萬平方米,設計使用年限10年,衛生填埋庫容量達444萬立方米。
從1998年建成投產,1999年開始改擴建,2011年年底達到飽和,完成了它的使命。累計處理垃圾630余萬噸,為濟南的城市環境衛生可謂做出了巨大貢獻,2013年6月基本完成封場。
“目前,濟南市區每天大約產生5000余噸生活垃圾,待長清區馬山鎮的濟南第三生活垃圾填埋廠配套的焚燒發電廠調試完成正式投入使用后,濟南市區生活垃圾有望實現‘零填埋’?!睗鲜猩顝U棄物處理中心書記楊金平介紹。

濟南首個垃圾填埋場封場后經過整治,已成為公園。通訊員單機喬 朱方彬 攝
你扔的垃圾正在經歷神奇旅行
線路之一:焚燒發電之旅
每年焚燒發電可供15萬家庭
記者了解到,濟南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承擔著濟南市區(不含章丘區、原萊蕪地區)生活垃圾和城市糞水處理任務,現在每天處理生活垃圾5000余噸。目前的主要工作包括:一廠填埋場封場維護;二廠和三廠填埋場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城市糞水處理;對光大環保2750噸/日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十方餐廚項目、垃圾填埋氣發電的監管及二廠配套項目的維護監管。
清晨4點鐘,環衛工們已經在為這座城市的清潔而奔波,6:30,出門的人們,隨手將垃圾放入小區規定放置的垃圾桶,簡單的分類,為垃圾處理帶來便利。10:00,小區物業和城管工作人員配合將把垃圾收集運送到小型中轉站,22:00,進行簡單回收篩選后,一輛輛垃圾車開到位于濟陽的垃圾處理中心。來自不同區縣的垃圾將在這里相遇。
現場,被運送抵達的垃圾首先進入二廠垃圾焚燒發電廠被焚燒處理。“每年平均處理192.5萬噸垃圾,實際燃燒掉111.5萬噸垃圾;日均處理垃圾5288噸,焚燒掉垃圾3062噸;年發電量3.9億度,相當于濟南市15萬個家庭一年的總用電量,產生的爐渣可用作建筑材料,煙氣經過脫酸加入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后變得無害,有毒的廢液通過處理也變得清澈、潔凈?!睗鲜猩顝U棄物處理中心辦公室主任曾慶良表示。
垃圾焚燒發電廠是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場和之前一廠填埋場相比最為明顯的一個變化。記者了解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由光大環保能源(濟南)有限公司采取BOT方式建設運營,占地面積120畝。目前,項目總設計日處理能力2750噸。
記者走進垃圾焚燒車間,幾乎沒有聞到任何異味。同行的市民代表馬紅表示,“我原以為垃圾處理廠都是臭氣熏天的,但是進來以后發現沒有任何臭味和異味,很震撼?!泵刻焯幚?000余噸垃圾,然而在工作車間卻只有兩名工作人員。據悉,垃圾運到垃圾焚燒發電廠,在垃圾倉內發酵瀝水3到7天后入爐燃燒。垃圾倉的上方有兩個巨型抓斗,操作員通過不斷操作抓斗,將垃圾輸送到焚燒爐中。
線路之二:衛生填埋之旅
每天填埋2000余噸,相當于埋掉12架波音機747
你所丟棄的垃圾和其他燃燒后的爐渣等,由400多臺垃圾運輸專車,傾瀉到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場指定位置,攤平、壓實后,根據季節變化,經歷土覆蓋等,并鋪設草坪美化?!懊刻齑蟾?000余噸垃圾被填埋,體積相當于12架波音機747。”工作人員表示。
記者了解到,正在運行的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場總占地474畝,填埋區占地約352畝,總庫容507萬立方米。一期工程2009年10月開工建設,2011年11月基本建設完成,2012年4月試運行。一期工程設計處理規模為867.5噸/日,其中包含生活垃圾562噸/日、飛灰78噸/日、爐渣227.5噸/日,設計使用年限10年。二期工程2016年底開工建設,2018年5月建成,設計處理規模570噸/日。
據悉,2019年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生活垃圾78.2萬噸、日均2000余噸。2019年8月起,將生活垃圾合理分流至章丘垃圾焚燒廠和啟用第三生活垃圾填埋場,有力減輕了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場運行壓力。今年7月以來,又分流市中、槐蔭部分垃圾至三廠填埋和焚燒項目,二廠填埋場垃圾填埋量降至665噸/日。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消息,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而濟南正是其中之一。濟南市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2020年,濟南將推進垃圾分類立法,完成垃圾分類試點任務,完善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據悉,濟南市垃圾分類立法工作預計于10月份左右完成。
線路之三:垃圾滲濾液處理之旅
每年避免水污染幾乎相當于2.4萬個趵突泉
體積龐大的垃圾產生的污水也不容忽視。每天600噸垃圾滲濾液,完全按照國家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進行處理,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每年通過污水處理而避免的水污染,幾乎相當于2.4萬個趵突泉。記者了解到,去年處理了46.6萬噸垃圾滲濾液。
此外,該中心對餐廚廢棄物不僅可以無害化、減量化處理,還可以進行新能源循環利用,有了更好的歸宿,如提煉為生物柴油、參與發電、制成肥料。餐廚處理項目由山東十方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采用BOT特許經營的模式建設運營,一期日處理規模為200噸/日,2017年擴建至400噸/日?!叭ツ耆晏幚砝鴿B濾液13.3萬噸,日均365噸,避免水污染。”曾慶良表示。
“在未來,我們或將會把電子垃圾、醫療垃圾、危險廢物滲濾液提升、改造以及實現太陽能光伏發電?!惫ぷ魅藛T表示。
(濟南時報 記者:陳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