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手的虛擬游戲賬號被盜,造成玩家真實經濟損失,豈料盜號者竟是賣號者,近日,濟寧高新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網絡游戲賬號盜竊案,被告人錢某某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
案件詳情:
錢某某與被害人李某某兩年前通過“夢幻西游”手游相識成為朋友,2019年5月,錢某某將自己的69級游戲賬號放到某游戲交易平臺標價出售,按照同類游戲等級的市場價格,其標價18000元。李某某看到后有購買意向,兩人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商議以15000元的價格交易此手游賬號。
5月18日,兩人約著線下見面交易,見面后錢某某用被害人李某某的手機登錄了游戲賬號,將該游戲賬號綁定手機號更改為李某某的手機號,李某某自己更改了密碼和密保問題,之后向錢某某轉賬15000元便完成了交易。
一個多月后的一天,錢某某在游戲的新服務區內開了新號,發現不好玩,于是便想去原來的服務區玩,他打開游戲之后發現李某某更改后的賬號在頁面顯示著,他“靈機一動”想到可以利用申訴的方式把賬號弄回來,接著用原來的69級賬號玩游戲。按照申訴要求,錢某某提供了曾經使用過的手機號、密碼、經常登陸的地點、創建賬號的日期還有身份信息,第二天賬號就“找”回了。
游戲賬號被錢某某“找”回的當天下午,李某某就給他打電話,說了游戲賬號被盜的事,錢某某一面假意告訴李某某可以通過申訴找回賬號,另一面為不使李某某申訴成功,在其申訴時采取重復申訴的方式來防止李某某找回賬號。李某某申訴幾次都無果之后,意識到自己賬號被盜,于當日下午報了案。
2019年6月28日,錢某某至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7月1日,錢某某的家人代為賠償李某某經濟損失3萬元,李某某對錢某某的行為表示諒解。
雖然“誤會”解開,求得諒解,但錢某某因為一時貪玩盜取他人游戲賬號的行為已涉嫌盜竊罪。2020年8月7日,經濟寧高新區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告人錢某某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千元。
檢察官提醒: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虛擬財產近年來成為一種新型的財產形態。本案中網絡游戲賬號就是典型的虛擬財產,游戲玩家投入上網時間、腦力勞動,具有價值性,游戲裝備等都是通過真實貨幣取得,本質上同傳統財產并無區別。涉及財產的“盜號”行為同盜竊無異,檢察官提醒大家在“網上沖浪”時一定要保管好涉及財物的賬號密碼,更不要覬覦他人的虛擬財產,以免走上違法歧路。
?。鷮幐咝聶z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