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邀請省大數據局主要負責同志和省司法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我省流程再造和優化營商環境重要內容,對此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二級巡視員、城市管理局局長楊建武介紹,今年以來按照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部署要求,針對企業和群眾反映的難點堵點問題,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實施了全流程全覆蓋改革,把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時間壓減到了100個工作日以內,其中一些簡易低風險的小型工程項目審批時間壓減到20個工作日以內,基本實現了審批流程、審批系統、審批體系、監管方式“四個統一”。
全面統一審批流程。對高頻和民生項目實施分類精準審批,推出6類10張主題式流程圖,共計125條改革措施。對全流程事項“減放并轉調”,只保留國家設定的審批事項73個。下放省級權力事項44項,全省平均將70%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集中劃轉實施,由“并聯審批”升級到“一鏈辦理”。全面推行區域評估,累計實施面積920萬畝,成果應用于4000余個項目。全面實施告知承諾和容缺受理,“拿地即開工”模式已在全省推開。
全面統一審批體系。出臺或修改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7個,省級層面出臺配套文件近百個,標準規范11個。“一個窗口”提供綜合服務,各市全部設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窗口,統一收件、出件。“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在省級層面率先編制清單,每個階段只需提供一張申請表,申報材料由500余件次壓減到201件,主流程僅需41件。
全面統一審批系統。搭建完成全省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全部市縣上線運行,全鏈條網辦深度平均80%以上,各地累計通過系統審批項目2.9萬余個。各市系統與“愛山東”APP全面對接。全省施工許可全部實現電子證照。推行施工圖數字化聯審,全國率先將消防、人防和水電氣熱信等審查并入施工圖設計審查,累計審查項目1.2萬余個。
全面統一監管方式。初步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審批監管機制。全國率先出臺項目審批全過程時間計算規則,將所有環節全部納入時限管理。全面規范中介服務,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對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中介服務提出服務承諾時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