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10月份以來,我省已經歷了6次不利氣象條件,全省各市及時發布天氣預警,并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12月9日至12日,我省經歷了2018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范圍重污染過程,風速持續低迷在0—1級,多數城市相對濕度持續在90%以上,個別城市高達100%,高濕靜穩的不利氣象條件加劇了顆粒物吸濕增長和二次轉化,導致空氣中污染物濃度迅速攀升,對全省完成“十三五”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帶來嚴峻挑戰。

  為做好不利氣象過程應對工作,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省政府辦公廳發出了《關于做好近期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市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強化應急督導檢查,嚴格落實各項應急減排措施。省政府召開了全省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視頻會議,動員全省上下全力應對不利氣象過程。12月11日晚至19日,省政府派出由省生態環境廳、省公安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能源局等單位組成的8個督導檢查組,由廳級干部帶隊,赴全省除煙臺、威海以外的14市晝夜開展重污染天氣應急專項督導。12月20日起,省生態環境廳繼續派出8個督導組,分赴各市開展專項督導。截至12月28日,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24.3萬余人次,檢查工業企業19.3萬余家次,檢查施工工地8.5萬余個次,有力督促了應急減排措施的落地落實。

  據了解,在不利氣象過程應急響應期間,列入清單的企業嚴格落實應急減排措施,很多列入A級和保障類的企業自主減排,根據氣象變化和預報信息,主動調整運輸計劃,壓減重型柴油貨車進出數量,開展生產負荷調控,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排放,體現了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在全省共同努力下,我省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據測算,全省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總體減排30%左右,大氣污染程度比預測預報結果階段性減輕了一個等級。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宋繼寶介紹,下一步,我省將密切關注空氣質量變化趨勢,持續減少污染物排放,堅決完成藍天保衛戰目標任務。如發現環境違法行為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敬請撥打12369向環保部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