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濟南市民政局面向全市公布173個臨時避寒點,市民可通過濟南發布App查詢臨時避寒點具體地址。除此次臨時救助外,173個避寒點將常年開設,幫助更多流浪乞討、外來務工無著人員安全度過極寒天氣。

  濟南同時啟動流浪乞討人員寒冬應急救助模式。實行“三個第一時間”(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到崗、救助物資第一時間置辦、救助現場第一時間到達),繪制極端天氣街面巡回救助地圖,對市區重點地域開展全天候巡查。

  章丘區民政局在面向社會公開10處鎮街敬老院為避寒點的同時,本著自愿原則,號召全區廣大養老機構積極加入抗擊寒潮的行動中來。截至目前,50家養老機構踴躍響應號召,成為臨時避寒點。

  章丘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呂豐國告訴記者,目前全區共有83家養老機構,自倡議發出以來,全區各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社會化養老機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積極響應,自愿加入行動。截至6日晚,已有50家養老機構成為臨時避寒點,為困難群眾織起最大“避寒網”。

  “看到倡議后,我們第一時間報名,設立單獨區域,最大可容納30余人避寒,并提前安排好食物、被褥、冬衣等防寒物資。針對寒潮可能引發的老人感冒發熱等情況,我們的醫護人員24小時值班。同時,提前配備姜湯、預防藥品等。”章丘區日月潭養老中心相關負責人姜先生表示。

  天雖寒,人心暖。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各避寒點都配備配齊取暖設備、衣被、熱水器等,并在顯眼位置加掛帶有民政標識的指示牌,方便困難群眾尋求幫助,全力確保全區范圍內流浪乞討、外來務工無著人員等得到妥善安置。

  圖片:6日傍晚6時許,威海市區突降大雪,市民頂著寒風冒雪回家。交警、公交車司機和外賣小哥等一線工作者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強降雪持續一個多小時。據預報,6日夜間到8日夜間,威海市區、文登、榮成仍將有大到暴雪,乳山有小到中雪。受強降雪和低溫影響,道路結冰和積雪將比較嚴重,最大積雪深度超過20厘米,對交通和農業有較大影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震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