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黃河河口管理局了解到,受寒潮降溫影響,1月7日,黃河河口段出現封河,長度4.4千米。

  2020-2021年度,黃河河口段首次流凌出現在2020年12月19日,范圍為墾利葦改閘控導至十八公里險工,長度17千米,隨著氣溫逐步升高,僅持續一天。2020年12月30日8時,受強冷空氣影響,黃河下游河口河段再次流凌,流凌上首位于利津宮家險工21號壩,流凌長度104.6千米,流凌密度一般為10%~50%,最大冰塊面積50平方米,冰厚平均1厘米左右,這是本年度凌汛期黃河山東段第二次出現流凌。1月7日東營市各站最低氣溫達-18.5℃至-16.5℃,黃河河口管理局河段流凌長度108.4千米,流凌密度35%~95%,最大冰塊面積300平方米,冰厚1~7厘米。

  面對嚴峻的防凌形勢,黃河河口管理局按照要求全面安排部署防凌工作,嚴格落實防凌汛值班制度,并提前落實了群眾防凌隊伍8.9萬人,組建了15個冰凌觀測組共71人,劃分了冰凌觀測責任段,每天進行冰凌觀測上報,2020年12月1日起開始24小時防凌值班工作;組建了黃河河口專業機動搶險隊80人,做好了搶險準備。

  此外,為做好這一年度防凌汛工作,黃河河口管理局還與山東同利爆破公司聯合組建了1支冰凌爆破隊共50人,針對不同崗位組織開展了防凌技術培訓;及時啟用了8臺冰凌觀測儀、5臺無人機,進行了凌情實時監測,大大提高凌情觀測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碓矗糊R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