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1月22日,平陰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召開,平陰縣縣長王秀成作《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十四五”期間平陰縣的主要目標任務。
“十四五”期間,平陰縣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8%。

積極落實濟南“西興”戰略
始終把融入濟南作為跨越趕超的戰略取向,積極落實濟南“西興”戰略,做好規劃對接、項目對接、載體對接,在交通、生態、產業方面率先突破,在創新、開放、民生方面率先聯動,在更大領域參與分工、占領市場、增創優勢。
深度融入省會經濟圈一體發展格局,加大與周邊地區的溝通聯系,在產業發展、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協同合作,全面鋪開良性互動、協調共進、融合發展的宏偉畫卷。
主動對接京津冀,積極承接非首都功能轉移,打造省會經濟圈對接京津冀的重要平臺。
打造國內首個女性友好型旅游目的地
始終把創新驅動作為跨越趕超的不竭動力,實施科技強縣、人才強縣戰略,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源頭活水。
堅定不移做大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數字經濟,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以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特色農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到2025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達到72%左右。以發展全域旅游為引擎,建設一批引領性醫療康養、智慧文旅項目,打造國內首個女性友好型旅游目的地。
2025年城鎮化率達到65%
始終把城鄉一體作為跨越趕超的重要載體,推動高端要素資源加速聚集,到2025年城鎮化率達到65%。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完成主城區范圍內棚戶區改造,打造一批城市新地標,崛起一批城市會客廳。
加快智慧平陰建設,完善社會治理機制,創建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標準化城市。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打造一批美麗鄉村。
完成濟菏高速拓寬、國道341改建、聊泰鐵路建設,啟動市域鐵路、國道105改建工程,全面升級縣鄉道路,構建內聯外通、便捷高效的交通體系。
出口總額累計達到260億元
始終把改革開放作為跨越趕超的關鍵一招,深化農村改革,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政策,探索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形成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積極爭取市級以上改革試點,探索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平陰方案”。
全面推進對外開放,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招商引資年均增長15%,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10%,出口總額累計達到260億元。
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
始終把綠色低碳作為跨越趕超的重要支撐,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
強化用能、用水、用地約束性指標管理,持續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力爭2025年實現“碳達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加大破損山體生態修復,林木綠化率達到35%,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跨越趕超的根本要義,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擴大保障范圍,提高保障標準,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全面發展教育、衛生事業,城區“大班額”“入園難”問題全面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效緩解。
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建全國文明縣城。
(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