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020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影響,煙臺市主要經濟指標一季度快速觸底,二季 度出現邊際改善、恢復性增長,三季度供給側恢復基本完成、需求側波浪漸進式上升,四季度延續恢復態勢,發展基本面不斷鞏固,全年呈現 出逐月復蘇、逐季好轉的態勢。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816.42億元、同比增長3.6%。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7.3:40.8:51.9。

綜觀全年,多數經濟指標走出先降后升、持續向好的“√”型態勢,特別是下半年以來,各項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帶動經濟快速回穩,主要經 濟指標運行好于預期,個別指標增速連創新高。

貢獻率58.3%!工業發揮了壓艙石作用
工業生產率先恢復。1-2月,煙臺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降至全年最低點-8.1%,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企業生產各項舉措落實到位,規模以上工 業企業早于全國全省100%復工復產,3月當月增速扭負為正,隨后連續10個月保持月度正增長,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占規上工業增 加值八成左右的前10大行業全部正增長,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個百分點,其中專用設備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 學制品制造業增幅都在10%以上。三大門類中,制造業恢復較快、全年增加值增長8.2%,采礦業增加值增長6.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 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4.6%。國有企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3.7%和18.3%。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3%,發揮 了壓艙石作用。
超出年度計劃25.9%!市級重點項目投資表現搶眼
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向好。1-2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下降5.5%,為對沖疫情影響,各級各部門下大力氣加快投資進度,擴大投資規模,投資強度 逐步加大,到4月份投資規模已接近上年同期水平,下半年逐月向好,全年增長2.9%。三大領域中,制造業投資增長1.5%,帶動第二產業投資 增長3.8%;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分別增長9.6%和23.2%,合計拉動投資增長6.1個百分點。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 33.1%,高于全部投資增速30.2個百分點。“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6%,占全部投資的64.3%、比上年提高7.3個百分點。重大項目投資表現搶 眼,市級重點項目以及水利、城建、交通、農業重點項目、工程建設類重點民生事項完成投資分別超出年度計劃25.9%、10.8%、0.4%、5%、 167.2%和8.1%,投資發揮了穩增長的關鍵作用。
增長20.3%!全市網上零售額25.4億元
服務業穩步復蘇。服務業受疫情沖擊最直接、影響最大,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下降5.9%,多數行業增速大幅下滑,隨著復商復市進度加快,生 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常態,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7%。消費持續回暖,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99.95億元、微降0.2%,降幅連續10個月 收窄,基本恢復到2019年水平。降準、降息等政策帶動金融業快速發展,截至去年底,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661.9億元、增長14.6%,增 速創近8年來新高;存款余額9997.8億元、增長9.7%。全市共有4家企業上市,1家過會,1家整體上市。實現港口貨物吞吐量3.99億噸、增長 3.5%,集裝箱330萬標箱、增長6.4%。新興服務業態突破發展,全年舉辦會展活動107場,參展人數、達成交易額分別突破3億人次和50億元。 全市網上零售額25.4億元、增長20.3%。
增長31.3%!對最大貿易伙伴美國進出口472.5億元
外貿進出口超預期增長。疫情疊加貿易摩擦影響,煙臺市外貿進出口1-2月下降13.4%,為近5年新低;下半年開始,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生產穩步恢復,國外疫情加劇、外需缺口放大,我市外貿進出口后程發力、快速增長,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3220.3億元、增長10.8%,其中出 口1968.4億元、增長13.6%;進口1251.8億元、增長6.7%。全市外貿企業增長面過半,新開展進出口業務企業1067家。對美國進出口472.5億 元、增長31.3%,成為最大貿易伙伴,對東盟進出口392.1億元、增長36.3%,對歐盟(不含英國)進出口358.6億元、增長11.9%。對“一帶一 路”沿線國家進出口766億元、增長17.4%。
分別增長119.9%、412.2%!日韓實際到位外資翻番增長
實際使用外資超額完成預期目標。實際使用外資除一季度下降3.9%外,后三個季度保持較快速度增長,全年實際到位外資22.8億美元、增長 17.6%。日韓實際到位外資翻番增長,分別增長119.9%、412.2%,總量居全省首位;美國到資增長83.1%。新設千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163個、 增長55.2%。引進世界500強項目11個,韓國SK、法國液化空氣、日本夏普等世界500強首次落戶。高技術產業使用外資5億美元、增長68.9%, 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4.3倍。
399.7公斤!糧食平均單產為“十三五”期間最高水平
農村經濟穩中提質。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全年糧食喜獲豐收,總產量達到174.7萬噸、增長1.1%,糧食平均單產399.7公斤 ,為“十三五”期間最高水平。新建高標準農田26萬畝,共建成糧食核心示范區約5萬畝、輻射區約50萬畝。老齡果園更新改造47.2萬畝、超 年計劃18%,蘋果總產量約575萬噸、增長3%。畜禽產品供應充足,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增長7.2%,截至去年底生豬存欄312.9萬頭、增長 15.9%。
67.9億元!納稅前十大企業合計繳稅增長11%
財稅收入企穩回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季度下降24%,之后降幅逐月收窄,到10月份實現正增長,全年完成610.1億元、增長2.5%。稅收收入 自4月份起降幅逐月收窄,全年完成421.5億元、微降0.9%。骨干行業、重點企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占比六成以上的前十大納稅行業6增4降 ,納稅前十大企業合計繳稅67.9億元、增長11%。創新型企業創稅能力快速提升,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中小企 業納稅分別增長6.9%、6.3%、30.9%、9.9%。
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6.4%!全年民生支出完成645.8億元
就業民生形勢總體穩定。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0.99萬人,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登記失業率2.5%,控制在預期目標內。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年 民生支出完成645.8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6.4%,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全年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分別達到49434元和22305元、分別增長3%和5.1%,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縮小。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5%,豬肉價格上漲47.8%,比上年同期回 落5.6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2020年煙臺市經濟經受住了疫情和各種不確定因素的沖擊,呈現出快速恢復、全面增長、好于預期的良好態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