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過大年。而到博物館過個文化年,赴一場歷史文化與春天的約會,享受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成為泉城另一道絢麗的風景線。

  春節前的最后一個周末,山東省博物館里的熙熙攘攘,“會說話”的精美文物,吸足帶夠了鐵粉“流量。”上至耄耋老叟,下至幾歲兒童,接踵而來相約于此,開啟一場與歷史對話的“穿越”之旅,在文化的洗禮中尋找歸屬感。

  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不可復制的文化與魅力。

  博物館為今天收藏,昨天為明天收藏。所以歷史學家們說,一所城市的一半在于文字,另一半就可能深藏于博物館。

  每座博物館都是記憶的收藏者。

  博物館的厚重,在于它的方寸之間,印證著歷史足跡,千百年間的文化與傳承,壓縮在這一方天地之中。藏品記錄著歷史的點點滴滴,飽蘸歷史風韻,集納著說不完道不盡的往事。這些往事流淌進時間的長河,匯聚成為奔騰的洪流,承載著關于一個城市、甚至一個民族的基因密碼和強大記憶。

  館內各個主題展,精心提取了經典的歷史文化元素,為這個春節注入了情感內涵,這不僅僅是文物展,更是文化展,禮俗展,更為人們留住了民族文化的記憶……各個展廳就像一扇扇從久遠深處緩緩敞開的大門,擁抱著絡繹不絕前來隔空對話的人們。

  一眼萬年。

  踏進博物館,時光開始倒流,人們不由自主地邁進歷史的縫隙中,沉浸在那一方天地里,久久駐足。

  博物館就是一部“無言”的史書,這里有最美的河山,最濃縮的歷史圖景、壯麗詩篇。在歷史長河中,這些數不清的文物,散發著絲絲千古幽香,帶著歲月的堅實痕跡,向人們深情訴說著那曾經發生在它們身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