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濟南市政府召開“強省會”系列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濟南建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2685個,全人群簽約率達到39.1%。

濟南市衛生健康委認真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將基層醫療衛生工作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不斷創新體制、機制,以信息化為支撐,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社區醫院建設為著力點,通過整合區域醫療衛生資源,組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供給側改革,逐步建立醫防融合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居民健康獲得感、可及性不斷提升。
至“十三五”末,濟南市共有11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52家社區衛生服務站、53家鎮衛生院和3679家村衛生室,15分鐘城市、30分鐘農村醫療服務圈基本建成,并全面實現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2019年1月,全國基層衛生綜合改革現場會在濟南召開。
一是出臺民生服務設施三年規劃和新建小區配建政策,通過“建 、買、改、租”等多種方式努力解決制約社區衛生發展的房屋問題。二是自2009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啟動以來,項目內容從9項擴展到31項,經費補助標準從15元提高到74元,服務均等化、可及性明顯提升。三是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2685個,全人群簽約率達到39.1%、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75.13%。四是作為我省社區醫院建設試點市,2020年完成了38家社區醫院籌建提升工作,建設標準要求至少達到3000平米業務用房,設置30張床位、5個專科,服務能力得到極大提高。五是投入國開行貸款1億元增建房屋和設施,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市財政連續3年投入三批專項資金共計4500余萬元,配備DR和彩超等醫療設備439臺件。推進“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服務滿意率顯著提升。六是從二級以上醫院選拔33名骨干到薄弱鎮衛生院擔任“業務院長”,加強基層管理和專科建設能力。21名基層醫生獲評“齊魯基層名醫”,發揮帶頭引領作用。七是濟陽區、平陰縣作為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銳意改革創新,初步建成縣鄉村一體化分級診療格局。八是針對新冠疫情防控薄弱環節,抽調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專家在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成170個“1+3+1”診療管理團隊,鎮衛生院組成1005個巡診團隊,形成網格化管理、“金字塔式”分級分層管控格局,筑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防控網底,切實發揮了“哨點”作用。
下一步,圍繞基層醫療衛生體系整合,將進一步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供給側改革,構建醫防融合體系。
一、規劃先行,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規劃實施,在每個鎮辦好1所政府辦衛生院的基礎上,選擇章丘區刁鎮衛生院、濟陽區垛石鎮中心衛生院等12家機構建設縣域醫療服務次中心。
二、提升能力,強化服務供給。抓好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規劃實施,啟動20個基層專科孵化基地、200個特色專科和2000名基層骨干人才培育計劃。繼續推進社區醫院建設工作。發揮“強基工程”和選派“業務院長”的作用,提升基層診療管理能力。將“提高鄉村醫生待遇”納入2021年度為民辦實事內容,解決在職鄉醫養老問題,不斷提升村級衛生服務能力。
三、持續深化基層醫療體制改革。總結好濟陽區、平陰縣縣域醫共體建設經驗,在涉農人口較多的區縣全面推廣實施,形成縣鄉村一體化分級診療格局。整合服務流程,把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作為臨床醫療服務的重要環節,建立預防、醫療、慢病管理、康復為一體的服務鏈。
“十四五”時期,我們要切實落實“康養濟南”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實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