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十四五”期間,青島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以上;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基本建成,到“十四五”末青島自貿片區外貿進出口突破2000億元。3月1日,青島市政府發布“十四五”時期全市商務工作主攻方向與目標。未來5年,青島將推動商務工作高質量快速發展。

目標: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以上
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十四五”期間,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以上,大中型商業網點達到200個以上。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十四五”期間,貨物進出口額年均增長6%,服務進出口額突破1100億元,跨境電商年進出口額達到800億元。
進一步提升利用外資水平。“十四五”期間,全市實際利用外資按商務部FDI統計口徑累計達到310億美元,過億美元重點項目引進內資總規模年均增長10%以上;對外投資合作有序健康發展,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保持穩定。
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基本建成。到“十四五”末,青島自貿片區外貿進出口突破2000億元。
上合示范區“一帶一路”合作新平臺基本建成。“十四五”期間,全市與上合組織國家貿易額年均增長10%以上;與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向投資合作年均增長8%,雙向投資項目突破100個,集裝箱海鐵聯運量年均增長10%。
經濟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十四五”期間,力爭全市開發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際利用外資、進出口額占全市的比重每年平均提高1個百分點,開發區前三主導產業集聚度較2020年提高4個百分點以上。
國際經濟交流合作進一步擴大。世界經貿“朋友圈”更加廣泛,交流合作活動更加務實多元,經濟合作伙伴城市網絡覆蓋“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城市,青島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搭建國際合作平臺,“國際客廳”在集聚配置國際國內資源要素中發揮重要作用。
區域協同開放的青島龍頭帶動作用明顯提升。對內與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黃河流域、東北地區形成發展互動,對外擴大東西雙向開放,面向上合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通日韓,構建國際合作新平臺,打造成為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戰略支點、山東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方面,主要圍繞推動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展工作。
將集聚優質消費資源,培育發展一批國際產品和服務消費新平臺,立足膠東、輻射黃河流域、放眼東北亞乃至更大區域,構建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將積極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便利企業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并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將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搶抓RCEP簽署機遇,深化與日韓地方經濟合作,構建優化與黃河流域城市、膠東經濟圈等區域的互動協作機制,打造與日韓、中國香港等重點國家(地區)間交流合作的橋頭堡。
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青島購物”系列行動
主要圍繞增強消費供給水平、強化消費載體建設、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鄉村商貿振興工程、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開展工作。
將實施“青島購物”系列行動,聯動半島消費聯盟資源,并深化與日韓在消費領域的合作,加大對高端日用消費品的進口;將加快形成“一帶三區”(濱海消費帶和環膠州灣活力提升區、新興發展區、戰略發展區)消費空間,形成“8分鐘便民商圈”,打造一批網紅夜消費打卡地,并推進膠東國際機場、郵輪母港設立口岸免稅店;將發展“四首經濟”(區域首店、行業首牌、品牌首秀、新品首發),提升城市消費供給質量;將支持10個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改造提升,培育創建20處特色商貿小鎮,促進城鄉配送網絡化、集約化、標準化;將跨界打通內外貿協同發展壁壘,支持青島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
建設高標準流通體系,大力發展數字貿易
主要圍繞加快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增強流通主體實力、加強商貿流通標準化建設、提升商貿流通數字化水平開展工作。
將復制推廣“海爾卡奧斯”“酷特C2M”和“利群智商”等生態供應鏈模式,培育新型供應鏈服務企業;將支持企業建設境外營銷、支付結算和倉儲物流網絡,多維度提升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自身競爭力,并降低中小商貿企業物流成本;將完善標準制定體系,加強標準在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市場準入、執法監督等行政管理中的使用;將支持具有產業鏈、供應鏈帶動能力的核心企業打造產業“數據中臺”,大力發展數字貿易,打造形成數字經濟新實體。
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城市,打造大宗散貨商品全國集散中心
主要圍繞多元化開拓國際市場、增強外貿主體能級、建設高水平貿易促進平臺、做優做強跨境電商綜試區、推動貿易模式創新發展、推進服務貿易升級、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開展工作。
將加大對歐美、日韓傳統市場以及東盟、“一帶一路”和上合組織相關國家等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將引進國內外知名貿易企業落戶,支持輕質循環油、棉花、橡膠等產品現貨綜合交易,并培育一批工貿一體制造業出口企業;將打造大宗散貨商品全國集散中心,推動北方船供油中心建設,形成原料進口、B2B交易、倉儲物流、生產加工到末端零售的完整產業鏈,優化口岸貿易基礎設施;將促進傳統貿易向數字貿易轉型,基本建成對日韓的物流樞紐,升級打造多個集跨境電商總部基地、商業模式創新基地、大數據分析中心等功能于一體的跨境電商產業聚集區;優化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擴大即墨國際商貿城市場采購貿易出口規模;將全面落實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任務,爭取國家重點推進、探索事項在我市先行先試;將制定關稅保證保險扶持政策,推進智慧港口建設,實現對口岸監管資源和碼頭生產資源的信息化整合。
高質量推進招商引資,加快項目落地率
主要圍繞優化頂格推進的招商引資制度、依托重大項目招引優化區域資源配置、加大重點領域和重點國別招引力度、優化投資環境開展工作。
將加快項目落地率,推動重大項目招商;將實施重點產業和產業鏈招商,建立健全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進體制機制,形成優勢產業集群,深化拓展與黃河流域城市在經貿投資、產業協作、商旅文化、生態保護等領域的開放合作融通;將突出先進制造業招商,保持制造業比重穩中有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打造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城市,突出對上合和東盟國家的貿易類、能源類及大宗商品項目招商,吸引“一帶一路”國家投資資源;將依托招商資源信息化社交平臺和調度平臺,實現問題收集、協調、解決、反饋實時在線辦理,為投資者提供咨詢、投訴、建議等一體化解決方案,形成推進合力。
有序推動對外投資合作,建設新服務體系
主要圍繞優化全球區域和產業布局、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培育本土國際化經營企業、創新走出去服務體系開展工作。
將對東盟地區重點推進原材料密集型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合作,推動輪胎制造業、農產品加工業等產業發展;對歐亞地區,重點推進家電電子等優勢制造業合作,開展資源產品開發合作;對非洲地區重點推進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對中東歐地區積極擴展國際物流合作;將培育境外產業集聚區,鼓勵企業引入多元化股東或合作伙伴,支持企業通過承接國家對外援助項目,拓展非洲、拉美新市場;將支持海爾、海信等有實力的企業并購國際知名品牌和研發機構,并發展國際物流、海外倉合作,帶動中小企業抱團走出去;將建設“信息共享、金融創新和政策指導”三位一體的走出去服務體系,建立重點境外項目聯絡監測服務平臺。
建強高能級開放大平臺,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政策
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RCEP以及相關開發區、國際客廳等都是青島頗具優勢的開放平臺,將在上合示范區爭取一批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政策,加快推進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商旅文化、海洋合作“五個中心”建設;將在青島自貿片區加快實施推進106項試點任務實施和制度創新,促進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規范建設發展;將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成效,儲備一批具備條件的國際合作園區,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提質升級、錯位發展;將推動與香港深度合作,建設“青島香港國際客廳”,全力促進港企駐青、港貨入青,吸引金融、投資、貿易、航運等現代服務業來青投資;將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為契機提升高水平開放,把我市打造成國內參與RCEP的重要前沿和示范基地;將放大“國際客廳”效應,加強膠東經濟圈和黃河流域商務合作,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