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5日下午,在青島膠州市公安局膠萊派出所,四川德陽的柳某某、李某某夫婦與被拐失蹤28年之久的兒子抱頭痛哭。這是自2021年公安部“團圓”行動開展以來,青島首起被拐兒童與家人團聚的案例。

  6歲孩童被拐失蹤28年 DNA比對成功認親 

  1993年3月12日中午,四川省德陽市柳某某、李某某夫婦年僅6歲的兒子柳某貴在上學途中被拐失蹤,下落不明。同年,柳、李夫婦在四川公安機關進行了采血留樣,相關信息錄入全國被拐及失蹤人員信息數據庫,擴大搜索范圍。

  自2021年公安部開展“團圓”行動以來,刑警支隊積極與青島市社會福利院開展合作,加強對社會福利院兒童的血樣采取工作。

  2019年4月,青島市公安局市南分局珠海路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采集了楊某某的血樣,信息錄入全國被拐及失蹤人員信息數據庫。4月20日,青島市刑警支隊接公安部信息,四川柳某某、李某某夫婦的血樣信息在全國被拐及失蹤人員信息數據庫與青島居民楊某某血樣信息比中。4月23日青島市刑警支隊在膠州市公安局協助下找到楊某某進行采血復核,經血樣信息復核,楊某某與四川德陽的柳某某、李某某夫婦完成了血親的相互認定。由此確認,柳某某、李某某夫婦就是楊某某的親生父母。

  家屬奔赴青島 留著老家房子只為等孩子回家

  5月15日,經歷了一夜雨水洗禮的青島,顯得格外清冷。上午10點,從成都出發的李某某與民警在流亭機場碰面。在等候期間,李某某心情復雜,一直詢問著孩子的近況。說起孩子被拐的經歷,她滿是自責:“1993年,快7歲的小兒子像往常一樣去上學,可到了放學始終不見蹤跡。我們意識到情況不對后四處尋找,當時真要急瘋了,找尋無果后報了警。這28年里,我們用盡了辦法尋找,始終沒有小兒子的訊息。”

  由于航班延誤,從昆明出發的柳某某與大兒子比原定計劃晚到了近1個小時。下午1點左右,夫婦二人與接應的民警完成了匯合,并趕往膠州市公安局膠萊派出所。全程近40分鐘的時間里,對于這家人來說,顯得格外漫長。

  一路上,柳某某夫妻露出久違的笑容,甚至還在憧憬與小兒子見面的場景。“我們在德陽的老房子一直留著,就是盼望著哪天孩子能回來,如今愿望馬上就能實現了。”柳某某的大兒子坦言,“這些年為了尋找弟弟,我們都用盡了方法,包括去公安機關采血留樣,到寶貝回家等網站留尋親信息。期間還有好多志愿者聯系過我們,但后來都沒有了消息。由于當年拍照條件有限,家中僅存的一張弟弟的照片,在報案時候給了派出所。今天來青島認親,我昨晚一夜沒睡,現在還有些激動,不知道一會兒見了該說什么。”

  “團圓”行動助力 失散28年終相認

  當天下午2點, 柳某某、李某某夫婦在膠萊派出所見到了被拐賣的兒子楊某某。壓抑在心里多年的情緒,在這一刻釋放,年近60歲的母親泣不成聲,與丈夫一起將小兒子抱入懷中。

  父親的兩只手緊緊握住兒子,他依然清楚地記得孩子小手指節有傷,母親則依然記得孩子背上的三顆痣。

  自2021年1月,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以偵破拐賣兒童積案、查找失蹤被拐兒童為重點內容的“團圓”行動以來,青島市公安機關積極響應,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牽頭,各縣區公安機關迅速行動,切實推進全市“團圓”行動縱深開展。全面查找失蹤被拐兒童的下落,幫助更多的離散家庭實現團圓。

  (閃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