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環澤 通訊員 孔浩

  近日,濰坊市94歲抗戰老兵劉山峰,委托同事的孩子馬先生與棗莊市取得聯系,尋找當年的戰友英大盛烈士的棗莊親人一事,在社會上引起極大關注。好心人們紛紛提供尋人線索,幫助劉山峰老人了卻心愿。

  報道發出后沒多久,網友馬運峰聯系上記者說,他的一個朋友姓英,老家臺兒莊的,不知道是否是要尋找的烈士親人,并將他朋友的電話發了過來。記者聯系上這位英先生后得知,他的祖輩是從江蘇贛榆搬到的臺兒莊,爺爺當過兵是老革命,但建國后轉業回到了老家馬蘭屯工作,家里再沒有其他人在抗戰期間參軍,更沒有烈士。“據我了解,臺兒莊一帶好像就我們家姓英,從來沒聽說過英大盛烈士,家族中也沒有類似的人物。”英先生說。

  記者將尋人的消息發到了“棗莊圓夢尋親”群中,尋親志愿者張娟女士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市中區齊村鎮南園村就有一家姓英的,抽空她過去打聽一下。沒多久,市公安局的田甜警官聯系上記者說,據她了解,英姓是個不常見的姓氏,在市中區齊村鎮的幾個村子里有,但人口不是太多,可以到齊村了解一下。記者遂聯系上了家住齊村的青年退伍軍人崔德祥,讓他幫著找到了本村村民英文廣的手機號碼。

  當記者將劉山峰老人尋找戰友英大盛烈士親人一事告訴英文廣時,68歲的英文廣非常激動,他告訴記者,他們的老家是費縣英家口村,老輩人共有三支,在清末民初時先后搬到齊村周邊的村莊居住。據說長支后來搬到了臺兒莊泥溝,多年前還有聯系。他們家是二支留在了齊村,三支在抗日戰爭期間不知道搬到了哪里,從此后便失聯了。“齊村周邊幾個村子姓英的也就是幾十口人,都是我們二支的后人。我父親去世的早,所以我對家族以往的事情了解不多,但能確定的是,我們二支過去沒有人參軍,更沒有烈士。但好像聽父輩們說過,三支的有人跟部隊走了,也不知當的是啥兵,這樣看來很有可能就是英大盛烈士。”英文廣說,齊村緊挨著棗莊,符合劉山峰老人說的“英大盛家住棗莊附近的小村莊”這個條件,再者英姓就他們這幾家,從年齡上判斷,英大盛烈士應該就是他們三支的一位叔叔。很有可能在英大盛參軍后,因為時局太亂,英大盛的父母、妹妹搬家到了別的地方躲避戰亂,但也不排除一家人不在世的可能。“如果有機會,我愿意去濰坊看望一下劉山峰老人,聽他講述當年的戰斗故事,了卻老人的這樁心愿。”英文廣說。

  記者將尋訪英大盛烈士的結果告訴了劉山峰老人的委托人馬先生,他對此表示滿意和感謝。他說,沒想到尋找英大盛烈士親人一事得到了棗莊市委書記陳平同志的批示,以及棗莊市委宣傳部領導的重視,他會將尋訪結果轉告給劉山峰老人,同時希望棗莊的媒體能繼續關注此事,繼續尋找英大盛烈士的相關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