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島全媒體記者 崔璞 齊娟
大愛無疆,跨越生死。
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的火焰,那么有人用這束光,照亮了陌生人的路。
青島小伙的大愛感動全城。在青島,3月27日,一例器官捐獻手術成功進行。23歲青島小伙楊林(化名)捐獻8個器官讓9人生命得以挽救和重見光明。他也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活著”,同時也給別人帶來了生的希望,帶來了溫暖與光明。

取好的供體器官被送進手術室,將移植到多名需要肝臟、腎臟以及眼角膜的患者身上
傳遞“生命的禮物”,讓大愛永存人間
23歲的楊林家住是青島西海岸新區,高個大眼睛,白凈帥氣,從小善良懂事,一直很聽爸爸媽媽的話。但不幸卻降臨這個不富裕但很幸福的家庭,3月初,楊林突然感到惡心嗜睡,嘔吐不止,伴隨頭痛陣陣發作,嚴重時夜里睡不著覺。入院檢查后發現楊林腦干區長出一個8厘米大小的腫瘤,牽連腦部神經非常嚴重,然后開始昏迷不醒,最終腦死亡在青大附院不幸去世。
對于家人來說,孩子的不幸遭遇這無異于最大的晴天霹靂。
花開向陽,溫暖而生。能溫暖世間萬物的,永遠是心底里的那一抹善良。在生命終結時,選擇用另外一種方式延續生命,用無私大愛,溫暖著世人。
3月20日,楊林的生命已經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隨時可能腦死亡。父母楊寶山(化名)夫婦心中萌生了一個想法:一旦孩子不行了,就把他的器官捐獻出來,救助他人,讓他的眼睛繼續看到這個世界,希望用另外一種方式延續生命。
于是他們選擇用愛化解悲痛,將兒子身上的肝臟、雙腎、心臟、雙肺、一對眼角膜等8個器官組織在醫院進行了捐獻,最終9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幸運地匹配到器官,生命得以挽救。其中,3月27日,肝臟、雙腎、一對角膜移植手術均在青大附院完成,肝臟一分為二移植到兩個患者體內。最終6名患者在青重生,3名患者在上海、杭州等地完成手術。
楊林捐獻器官的無私大愛,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醫護人員手術臺上演生命接力,是莊嚴告別,是見證重生。
這是一場生命與生命間的接力。一個生命逝去,器官捐獻可以讓數個垂危的生命得以延續及改善,重新煥發生機。這是一次愛的接力。現在,楊林一家勇敢地將這根接力棒傳遞下去,必然會引起社會正能量的連鎖反應。
弘揚人間大愛,展現人性光輝。這樣的接力,是人間大義,進一步詮釋了良善的主流價值觀。楊林一家的行為,對于每一個生命來說,都是一場難得的良善教育課。這樣的接力,具有非常大的感染力,會鼓舞更多人參與到器官捐獻的行動中來,讓更多人思考生死之間的價值轉換,這是一種價值觀的重塑。
關于生命的意義,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課題。當至親至愛離開時,是否能夠以另外一種方式“活著”?可以說,每個人的生命都彌足珍貴,青島小伙的大愛讓人看到生命的偉大和高尚,喚起更多人的愛心和行動。
像楊林一樣,不少平凡英雄的名字深深烙在這座城市里。

楊寶山夫婦最終簽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同意捐獻
情感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連接點
捐獻者無瑕的愛,捐獻者家庭那份奉獻的大愛都化作一枚種子,種在了每一個有愛心人的心田。
自2011年底青島首例器官捐獻以來,器官捐獻的大愛精神,已經成為文明青島的一個名片。近年來,這些大愛的故事一次次發生在島城,在感動著、溫暖著人們。在這里,我們不由想起那個美麗的小女孩九月。2018年6月21日夏至,青島4歲女童小九月因病離世。小九月短暫的生命里,給家人帶來了無限的歡笑。在她病重救治無望時,家人含淚忍痛決定:孩子離世后,無償捐獻她的器官,用于延續他人生命,也讓孩子以“另一種方式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她捐獻的器官挽救了5個家庭,她的雙腎、肝臟和一對角膜共5個器官捐獻出來,給5個人留下了重生和重見光明的希望。
小九月的大愛義舉故事經半島全媒體報道后,感動了千千萬萬的網友,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媒體及眾多網友紛紛轉發,青島大愛溫暖全國。
辰辰是青島第10例器官捐獻者,也是當時年齡最小的一位。2014年2月,兩歲的男孩辰辰遭遇車禍嚴重受傷昏迷,近10天的搶救最終也沒能挽回他的生命,辰辰的父親忍痛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讓孩子以另一種方式 “留下”,孩子的腎臟、肝臟和眼角膜在5個人身上得以延續。
2019年6月,家住青島膠州市的4歲男孩小北,遭遇意外交通事故后,也用自己送出的“生命禮物”,給5個患病家庭帶來重生的希望。
這些善良可愛的孩子們用短暫的一生譜寫了人間大愛,化作天使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們為青島這座溫暖的城市增添一個愛的符號,這就是孩子短暫的生命最有價值的體現。偉大的家庭,永生的女孩!弘揚城市文明精神,小九月等人的事跡成為青島弘揚大愛、傳播正能量的典型。
據了解,小九月肝臟的受捐者也是一名和九月年齡相仿的孩子,目前已經成功恢復健康,開始學校生活了。受捐者爸爸在語音中介紹了孩子的情況,并向九月的家人和這座大愛城市表示感恩。
“如今我想到孩子的生命能夠在別人身上得到延續,這是讓我能夠慢慢走出喪子之痛最大的勇氣。”九月媽媽說。善良、堅強的九月媽媽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開啟了新的生活。2020年8月,九月媽媽在青島生下了九月的弟弟“西西”,這個家庭再次品嘗到了幸福的味道。
向每一位捐獻者致敬,是你們給世界多留一份溫暖,是你們讓生命再現奇跡。你們都是天使,來到人間留下了屬于自己的足跡。

青大附院蔡金貞教授團隊為供肝進行劈離手術,將肝一分為二,移植到兩個患者體內
世界因為你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透亮
既然生命的長度沒法左右,但是我們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讓有限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據媒體報道數據顯示,我國每年需要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150萬人,但僅約1萬余人能通過獲得捐獻器官接受移植。
對死的態度是對生的態度的延續。而集結這種力量的,不僅僅是觀念的更新,更是世俗和親情的超越。生命以愛的形式在延續,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這將成為文明社會的一種常態。
隨著人們觀念的不斷改變,以及人體器官捐贈政策制度的逐步完善。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3月,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愿登記人數已超459萬余人,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3.8萬余例,捐獻器官11.6萬余個,成功挽救了近12萬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數字的背后,見證著一場場生命的接力,傳遞了人性的光輝,更播撒了溫暖和大愛。每一個數字和名字的背后,都演繹著感人的故事,也凝聚著親人間的無限思念。
生命大愛,城市精神
青島市民從來不缺乏愛心,遺體、器官捐獻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據媒體報道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青島市共計實現遺體捐獻1070例,角膜捐獻1732例,器官捐獻1064例。截至2022年2月22日,全市累計登記遺體器官角膜捐獻志愿者6109名,已捐獻遺體1082例,捐獻角膜1762例,捐獻器官1083例。志愿者數量和捐獻數量保持全國領先。
從青島器官捐獻數量的變化,就能看出青島市民文明程度的提高。捐獻志愿者越來越多,市民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從文明自己到關愛他人、奉獻社會,這座青青之島一直在散發著自己愛的溫度。這也讓文明青島已成為青島人的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青島人時刻凝聚起這座城市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
青島是一個有愛心的城市。每一個生命,都代表著一個個愛的符號,因為愛的力量涌動,才有了青島這座充滿愛心奉獻的城市。只有具備城市主人翁的意識,敢于奉獻,更加熱愛我們所生活的城市,青島才能蕩漾起愛的旋律。
愛心、奉獻、創新、誠信、博大、卓越等是青島市民展現出來的城市特質。而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靈魂,每一個生命感動的故事,也是挖掘和塑造城市精神的過程。
感謝楊林、小九月、辰辰、小北。。。。。。感恩他們的父母及家庭,你們讓青島這座城市變得更有溫度。
人們一定會記住你們,這座城市一定會記住你們。
生命大愛,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