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子才12歲,已經長到了1米 76的個頭,還是學校籃球隊的中鋒。家住城陽惜福鎮街道西葛村的邵保世一直為有這么個兒子而自豪。雖然家庭并不富裕,但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可就在今年年初 ,兒子卻查出得了骨癌,右腿靠近膝蓋部位,長了一個拳頭大小的腫瘤,一次大手術和12次化療,一共花了50多萬元。擔心孩子太小承受不了,邵保世夫婦一直沒把病情告訴兒子。記者采訪時,上小學五年級的小仁豪還說,等病好了,我還想和伙伴們去打籃球。
膝蓋填滿“鋼筋鐵骨”
“2012年11月的時候,孩子就總喊右腿疼。可由于剛上五年級就長到了一米七六,我們一直以為是孩子發育期,腿疼屬于生長痛。”9月25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邵保世家中采訪時,他剛帶兒子從北京積水潭醫院化療回來。
2012年年底,小仁豪的右腿總是疼痛,但一開始并沒有引起家人的重視。“2013年1月初,孩子說右腿越來越疼,我跟他媽便把他送去醫院。”鎮醫院的醫生告訴邵保世,孩子病情非常嚴重,輕則截肢,重則危及生命。
為了進一步確診,邵保世帶孩子去了401醫院、青醫附院復查,每個醫院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12歲的小仁豪患上了骨癌。在醫生的建議下,夫妻倆帶著邵仁豪去北京治療。
“治好了病我是不是就能繼續打籃球,還可以上學了?”小仁豪天真地問爸爸媽媽。母親邴翠蘭告訴記者,小仁豪是學校籃球隊的主力中鋒,曾參加校內外大大小小的籃球比賽,“看見我偷偷地哭,懂事的他還反過來安慰我,告訴我不要著急上火。”時間久了,小仁豪逐漸的了解了自己的病情,但生性樂觀的他對治愈充滿希望,在病房經常逗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
從1月至今,小仁豪經歷了一次大手術和12次化療。右腿上近40厘米的刀口清晰可見,頭發全都掉光了。如今,手術后孩子右腿膝蓋大部分骨關節都被挖去了,關節附近填滿了鋼筋鐵板。這幾天在家里拄著拐杖慢慢行走的時候,小仁豪總是喊:“爸爸,我走路的時候感覺右腿的筋斷了,還能聽到鐵板嘎吱嘎吱的聲音。”邵保世說,“拳頭大小的瘤已經手術挖掉了,換上了金屬關節,休息一段時間之后,還要繼續化療復查。”
病在兒身痛在娘心
在小仁豪家里的墻上 ,掛滿了他從上幼兒園到現在的獎狀,年年都是三好學生。記者見到小仁豪時,他半躺在床上,拿著六年級的數學課本和草稿紙 ,嘴里一邊念叨著,手上也一直不停地計算。
“我已經休學半年了,如果不自學,病好了沒準要留級了,我不想留級,我想跟小伙伴們一塊升學!”邵仁豪告訴記者,他是班里的數學課代表,最愛的科目就是數學。
“做完手術他忍著疼痛也得看書,想上學想瘋了。”邴翠蘭說。手術后的五天內,麻藥過后疼痛劇烈,小仁豪臉上掛滿了汗珠,咬著牙挺著,眼淚啪嗒啪嗒地往下掉。“病在兒身,疼在娘心。”說到這,邴翠蘭已經泣不成聲 ,“我真希望能替兒子疼,看著他疼得整晚睡不著覺,我也心疼得閉不上眼。”
十六萬捐款已經花光
為了給小仁豪治病,家里僅有的幾萬元存款都花掉了,高昂的費用,早已超出這個家庭的承受能力。記者在發票上看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小仁豪的治療費用已經高達9萬元,這還沒算上 15萬元的手術費和每次2萬多的化療費用。
社區的邴啟生主任告訴記者,邵保世只是一名普通的公交車司機,每個月的工資2000多元,妻子邴翠蘭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只能在家里做手工活貼補家用。一家五口衣食住行靠這2000多元支撐,因為孩子的病,邵保世多次想把他們的住房賣掉,都被鄰居們勸住了,因為這根本值不了幾個錢,而且賣了以后,他們一家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村民和周邊企業得知他家的情況后,自發組織捐款。記者了解到,雖然小仁豪患病才8個多月,但收到好心人和愛心企業的捐款已經超過了16萬元,但這些錢很快花完了。
文/圖 本報見習記者 許乃丹
■求助
治療費還差30萬,誰來幫幫他
“從給孩子治病開始,我一直跟公司請假,單位領導也了解我的情況,也給我捐了款。”邵保世所在的公交集團城陽分公司汽車三隊也一直幫邵保世一家度過難關。據北京積水潭醫院小仁豪的主治醫生劉巍峰講述,小仁豪目前狀況良好,算是保住了右腿,不需截肢,但要定期復查。他的病已經無法再用國產藥阿霉素治療,應盡快更換進口藥物利寶多。可換進口藥昂貴的藥價是邵保世一家遠遠不能承受的,3年內每3個月復查一次,3~5年間每4個月復查一次,藥物和復查費用還缺口30萬元。
小仁豪治愈有多大把握?“現在還不敢說,需要觀察是否還會發生其它癌變。”劉醫生說。而這一切,邵保世都盡量瞞著兒子,沒有告訴他真正的病情。記者采訪結束時,小仁豪還天真地說,媽媽說了,我的病很快就好了,我就可以去上學了,也可以去跟同學們去打籃球了。
如果您想幫助邵仁豪,可以聯系本報96663熱線,或小仁豪的父親邵保世(電話:13506486855)獻出您的愛心,讓這個少年早日恢復健康。